我爱我的祖国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中华文明起源 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 地之一。800万年以前,在 云南的开远、禄丰等地就生 活着远古人类。此后,经过 漫长时间的进化,形成了不 同时期的原始人及氏族部落 ,如元谋人、蓝田人、北京 人、山顶洞人及半坡人等, 经历了原始人类、母系社会 和父系社会等几个阶段。 在远古时代,人类以氏 族、部落为单位聚居。在物 产富饶的地方,人类住在山 洞里,每天外出采集食物。 在物产贫瘠的地区,人类猎 取兽类以保障生计,并发明 了帐篷,以便随时迁徙,追 踪猎物的足迹。这样的生活 方式持续了几十万年。随着 气候转暖,人类的分布范围 越来越广,遍布大半个地球 。 对于人类来说,最适合 种植的地方往往是江河沿岸 的平坦地区。因为河水经过 的地方都会留下肥沃松软的 冲积土,所以在这种肥沃的 土壤上,人类使用原始的工 具也可以实现深耕,这有利 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于是, 越是大型河流流经的地方, 聚居的人口就越多。渐渐地 ,城市和国家就出现了。 中国是一个有着辉煌文 明的古老国度,先后经历了 夏、商、周、秦、汉、三国 、晋、南北朝、隋、唐、五 代、宋辽夏金、元、明和清 、中华民国等历史时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 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 ,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 强意志、勇于探索的精神和 卓越的聪明才智,谱写了波 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 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万里长城、大运河、明清 故宫等恢宏的遗迹以及种类 丰富的出土文物,无不反映 出祖先们非凡的智慧、高超 的技术;同时在思想文化、 科学技术领域涌现了许多杰 出的人物,创造出无愧于前 代的丰功伟绩;而包括指南 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 这“四大发明”在内的无数科 技成就,是中华民族为人类 文明进步做出的重大贡献。 纵观人类文明史,5000 年绵延不断的,唯有中华文 明。 延伸阅读:甲骨文传承 的中华文明基因 我们了解了中华文明起 的起源,那么汉字起源于何 时呢?故事要从清末说起。 1899年,一位名叫王懿荣 的学者生病,便去药店抓了 一味名为“龙骨”(古代动物 的化石,中医认为它有镇静 安神、生肌敛疮的功效)的 药材。他意外发现“龙骨”上 刻画着许多奇怪符号。酷爱 收藏的王懿荣敏锐地意识到 这是一种文字。于是他以高 价把药店中所有带有这种文 字的“龙骨”买回家认真研究 。最终,他确定这是3000 多年前商朝的文字。因刻在 龟甲、兽骨之上,故称为“ 甲骨文”。就这样,我们发 现了最早的汉字“甲骨文”。 1900年,北京被八国联军 攻陷,王懿荣和夫人谢氏、 长媳张氏壮烈殉国。他所收 藏的甲骨转入好友刘鹗手中 。 刘鹗继续搜寻甲骨,以 求破译这种文字。1908年 ,刘鹗的好友罗振玉在河南 安阳小屯村找到了出土甲骨 的地方。当地人认为甲骨上 的文字是“天书”,它们可以 使甲骨拥有神奇药性,所以 多年来将其当作药材。罗振 玉由此推断,小屯村附近就 是商朝晚期都城殷墟遗址所 在地。罗振玉为甲骨文的研 究奠定了基础。之后郭沫若 等许多学者都在研究甲骨文 方面取得成就,并形成了专 门的学科——甲骨学。 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出土 最早的古典文献遗产。甲骨 文的内容丰富,涉及3000 年前殷商时期的政治制度、 王室结构、社会生活、经济 生产等方方面面,具有极高 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学 术研究价值。从1899年发 现至今,经海内外学者近 120年前赴后继的探索,甲 骨文中隐含的殷商文化秘密 逐渐被揭开,甲骨学已然成 为一门举世瞩目的学科。 甲骨文被誉为中国近代 学术史上“四大新发现”之一 。2013年,甲骨文首次被 编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2017年,甲骨文入选《 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甲 骨文的影响力和重要的国际 地位。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