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大脑是这样练成的(精)
作者简介
方然,中国脑力运动的积极推广者,脑力思维训练专家,脑趣脑识教育科技创始人,尚忆教育脑力特训营课程教练。致力于脑力方法与学科的同步教学,注重学习与实践的融合应用。出版书籍:《强大脑解密》。主讲课程:记忆高手、强大脑精益教学、记忆讲师高效成交班等课程。 张海洋,记忆力训练专家,英语单词记忆专家,广州尚忆教育首席专家,中央电视台记忆节目专业顾问,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专访人物,中央电视台《想挑战吗?》栏目挑战英雄,出版:《引爆记忆潜能》《过目不忘背单词》《活用一辈子的记忆术》《最强大脑解密》等多部畅销书,创办:记忆力训练网、单词记忆网。
内容简介
记忆方式的转换 要想拥有过目难忘的图像记忆能力,就需要养成 主动想象的习惯,把需要记忆的内容灵活地转化为生 动活泼的图像。想象越丰富、越生动,记忆效果就会 越好。 我们一直习惯于死记硬背,现在所要做的,就是 转换我们的记忆方式,从机械的声音记忆转换为生动 的图像记忆。 谈到记忆方式的转换,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好奇 ,换一种记忆方式应该不是很难的事情,可是为什么 我们以前一直都习惯用死记硬背,明明知道死记硬背 的效率很低,也从来没想过要换一种高效的记忆方式 呢? 换一种记忆方式,看起来好像不难,但的确没有 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问学员一个问题: “死记硬背的习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的?” 很多人都说是从上学的时候开始养成的,要背课 文了,老师和父母不懂得高效记忆方法,就让我们死 记硬背。 其实,老师或者父母并没有刻意要求我们死记硬 背,而是我们自己早已习惯了这种方式。 死记硬背的本质是声音记忆,声音记忆的特点是 无意义的机械重复。而我们什么时候开始习惯于运用 声音记忆的呢?其实从我们刚生下来,就开始运用声 音记忆了。因为我们刚出生,就立刻开始学一种能力 ——母语! 人的一生会发展出各种各样的能力,每种能力几 乎都是有阶段性的,在某个阶段某种能力会特别突出 ,过了这个阶段,这种能力就会下降,而另外的能力 又会开始成长。 例如体操的能力,体操讲究的是身体的柔韧性, 小时候身体是非常柔韧的,长大之后身体变得僵硬了 ,再来练体操就很难了。 我们刚生下来,处于学语言的敏感阶段,因此这 个阶段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强,爸爸 妈妈说什么,我们默默地记着,等到发音器官成熟了 ,就能把爸爸妈妈说过的话惟妙惟肖地复述出来。 在人生最初的几年,我们的声音记忆的能力是非 常强大的。 声音记忆是一种不讲求理解的机械重复,换句话 说,属于“死记硬背”。当我们说“死记硬背”的时 候,好像这种方式的效率是很低的,然而事实上,当 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的理解能力还没发展起来,我 们死记硬背的效率是相当高的,以至于每一个正常人 都能亳不费力地学好母语。 可以说,对声音的机械重复、那种死记硬背的学 习方式,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我们 人生初始阶段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我们一直用这种方 式来学习语言,学了好几年,自然就会成为一种非常 牢固的习惯。 然而,当我们逐渐掌握了母语之后,我们的声音 记忆能力也开始下降,对于语言学习的敏感度也开始 降低。 我们的声音记忆能力什么时候开始明显下降呢? 根据我们的观察,大概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许多孩子 就会发现自己的死记硬背能力不灵了。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人生发展的规律。人的能力总是阶 段性的,声音记忆能力也是如此。小时候为了学母语 ,每个人的声音记忆都很强大。长大之后,这种能力 会逐渐下降,开始让位给其他能力。到了四年级左右 ,人的理解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声音记忆的能力也就 开始同步下降了。 当然,四年级只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阶段,具体到 每个孩子的话或许会有些许差异。有些小孩还没到四 年级,声音记忆的能力就已经下降得比较明显了;而 有些孩子,即使到了高中、大学,死记硬背的能力仍 然强大,很多东西读个两三遍就能记住。 第二个原因是学习内容的改变。小学前面的两三 年,学的都是简单的东西,只要读读背背就行,依靠 声音记忆就能应付。但是到了四年级以后,学的东西 开始变难了,更多的需要理解了。这个时候如果还是 运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就会比较吃力了。 当学习内容越来越深的时候,越是需要我们开动 脑筋;而开动脑筋就不可避免地会让入感到疲惫,甚 至会感觉很痛苦。许多孩子不愿意面对这种疲惫和痛 苦,于是退回到以前那种只需要动动嘴皮、而大脑不 需要运转的机械学习方式之中。这样一来,学习自然 就跟不上了。 而有少部分孩子,当他们面对需要理解、需要开 动脑筋、需要发挥想象才能学好的知识的时候,他们 不会觉得那么累,或者当他们觉得累的时候仍然愿意 迎难而上。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习惯发挥想象力了。 因此,他们会发现学习其实并不难,而且还挺有趣, 这样一来,他们的学习自然就会显得很轻松。而这部 分孩子.就是那些学习的时候不见得特别努力、但学 习成绩常常遥遥领先的孩子。 在成长的过程中,只有少部分孩子在不自觉之中 完成了记忆方式、学习方式的转换,从机械的死记硬 背过渡到了懂得发挥想象力来进行学习,所以他们成 了学习的尖子生。 而大部分孩子,在四年级到初一、初二的这个转 型阶段,遇到了学习方式上的困难,但由于缺乏引导 ,所以没有办法在学习方式上去突破,并没有转换到 图像记忆的学习方式上来,导致学习变得越来越吃力 ,对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少,甚至厌倦了学习。 当我们明白了记忆方式转换的原理之后,我们应 当尽力引导孩子们多发挥想象力,在需要记忆的时候 多发挥,在需要理解的时候也多发挥,这样就能够让 孩子们一点点地克服学习的困难,并更多地感受到学 习的乐趣。 当然,如果能够让孩子们掌握系统的图像记忆方 法,多做一些记忆训练,懂得有步骤、有系统地运用 自己的想象力,那他们学习起来自然就会更轻松了! P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