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大唐名相(帝国的智囊团)
ISBN: 9787511356765
邱雨,历史专业,自幼爱好文学创作,曾任教师。对隋唐文化涉猎颇深,现为自由撰稿人。
太原起兵后,李渊带着人马前往长安,一路*下 霍邑、龙门、河东……年轻气盛的李建成、李世民是 起义*的主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艰难的胜利; 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十一月,李渊*下长安 ,立代王杨侑为帝,尊隋炀帝杨广为太上皇,自封为 唐王,主管长安一切政治*事行动; 公元618年,隋炀帝的手下宇文化及带头造反, 隋炀帝被杀,隋朝覆灭; 同年,李渊在长安登基,建立唐朝,改元武德。 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二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 吉为齐王。李渊以李世民为统帅,积极准备着统一全 国; 公元618年年底,李世民奉命征讨割据甘肃的薛 举,这也是李世民独立*事行动的开始。李世民是个 遇事喜欢找人商量,听取各方面意见的人。一开始, 他商量事情的对象只有长孙无忌。他巨细无遗地与长 孙无忌探讨如何行*,对手下将领的看法,对各地局 势的看法,他们交换彼此的意见,分享胜利的喜悦, 并惊喜地看到,秦王的队伍**比**扩大,房玄龄 、杜如晦、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屈突通、殷 开山、张亮、侯君集、张公谨……这些人有的是李世 民在民间搜罗而来;有的是倾慕李世民的大名前来效 忠;有的是被李世民打败后被重用;还有人在战场上 见李世民英武不凡,直接倒戈投诚。 在这一时期,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显示出了各自 的性格特点。 李世民是个天生的***,他锋芒毕露,精力充 沛,渴望建功立业。在自身的优越条件下,他*有宽 大的心胸和容人的肚量,随时注意吸纳人才,礼遇人 才,他看到一位人才,必然诚心诚意地请对方为自己 做事,如果对方不愿意,他也不勉强,反而会赠送金 银给对方作为傍身的盘缠,不会在对方拒*后使诈暗 算。他的光明磊落,在乱世之中大得人心,才使得手 下的文臣武将们死心塌地为他效命。 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正好相反,他稳重内敛,办事 周密,亦步亦趋地跟随李世民,就像是李世民的影子 ,在李世民的光环下,人们几乎注意不到这个幕僚的 存在。而长孙无忌也安于现状,既不强自出头,与人 一争长短;也不因自己与李世民关系亲密,而打击那 些对自己无礼的文员武将,他的低调态度,不但让李 世民大为满意,也得到了其他人的尊敬。 从唐武德元年(618)一直到武德七年(624),李世 民与长孙无忌在南征北战中度过了他们的青年时代, 在这七年里,李世民已经成为声名斐然的秦王,长孙 无忌依然是名不见经传的幕僚。在这个过程中,长孙 无忌愈发像李世民的影子,他为李世民殚精竭虑,与 李世民一起听取谋士们的意见,处理行*中遇到的种 种问题,一切行*命令,一切*事机密,李世民的一 切心事,都在长孙无忌的掌握之中。长孙无忌的名声 远远不如房玄龄与杜如晦,他*不能像尉迟敬德等人 那样伴随李世民征战沙场,但李世民明白,他的每一 个决定都包含了长孙无忌的智慧,每一次胜利都有长 孙无忌的心血。 李世民的战功丰硕傲人。当时唐朝敌人无数:河 南的王世充,河北的窦建德,山东的徐元朗,长江流 域的萧铣,盘踞河东与突厥人勾结的刘武周…… P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