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下五千年(超值全彩白金版经典典藏)(精)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 中国大事记: 古埃及进入奴隶社会,州(诺姆)出现。 古埃及王国的统一 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说:“埃 及是尼罗河的礼物。”事实也证明,没有尼罗河, 就没有古埃及的辉煌文明。 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 发源于非洲中部的高原,从南向北,流人地中海。 它流经埃及的那一段只占全长的1/6。 一般来说,河水泛滥不是件好事,但对于 古埃及人来说,那却是尼罗河赐给他们的礼物。 每年的7月,尼罗河的发源地就进入了雨季, 暴雨使尼罗河的水位大涨。7月中旬的时候,水 势最大,洪水漫过河堤,淹没了尼罗河两岸的 的沙漠。11月底,洪水渐渐退去,给两岸的土 地留下厚厚的肥沃的黑色淤泥,聪明的古埃及 人就在这层淤泥上种植庄稼。虽然埃及大部分 土地都是沙漠,干旱少雨,但是由于古埃及人 靠着尼罗河,根本不用为农业灌溉发愁,所以 古埃及人称尼罗河为“母亲河”,尼罗河两岸也 成了古代著名的粮仓。 古埃及人是由北非的土著人和来自西亚的塞 姆人融合形成的。大约在距今6000年左右,古 埃及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尼罗河两岸出 现了42个奴隶制城邦(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连 同周围的农村构成的小国)。古埃及人称之为“塞 普”,古希腊人称之为“诺姆”,中国翻译成“州” 。 这些奴隶制城邦经过长期的战争,逐渐形 成两个王国。南部尼罗河上游的谷地一带的王 国叫作上埃及王国,国徽是白色的百合花,保 护神是鹰神,国王戴白色的王冠,由22个城邦 组成。北部尼罗河下游三角洲一带的王国叫下 埃及王国,国徽是蜜蜂,保护神是蛇神,国王 戴红色的王冠,由20个城邦组成。 两个王国为了争霸、统一,经常发生战争。 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在国王美尼斯的 统治下,逐渐强大起来。美尼斯亲率大军,征讨 下埃及,下埃及迎战,两军在尼罗河三角洲展开 激战。美尼斯率领军队与下埃及的军队厮杀了三 天三夜,终于取得了胜利。下埃及国王和一群俘 虏跪在美尼斯面前,双手捧着红色的王冠,毕恭 毕敬地献给美尼斯,表示臣服。美尼斯接过王冠, 戴在头上,上埃及的军队举起兵器,齐声呐喊, 庆祝胜利。从此,埃及成为统一的国家。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加强对下埃及的控 制,美尼斯就在决战胜利的地点修建了一座城 市——白城,希腊人称之为孟菲斯,遗址在今 埃及首都开罗附近。美尼斯还派奴隶在白城周 围修建了一条堤坝以防止尼罗河泛滥时将城市 淹没。埃及统一后,下埃及人从未停止过反抗, 直到400年后,统一大业才真正完成。 约5000~4000年前 中国大事记: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美尼斯是古埃及第一位国王,他自称“两国 的统治者”“上下埃及之王”,有时候戴白冠,有 时候戴红冠,有时候两冠合戴,象征着上下埃及 的统一。在埃及史上,美尼斯统治的王国被称为 “第一王朝”,是古埃及文明兴起的标志。现在, 开罗的埃及博物馆里有一块《纳美尔(美尼斯的 王衔名)记功石板》,用浮雕记录了美尼斯征服下 埃及,建立统一王国的丰功伟绩,这是目前为止 埃及发现的最古老的石刻历史记录。因为古埃及 的国王被称为法老(原意为宫殿,相当于称呼中 国皇帝的“陛下”),所以此后长达3000年的时 间被称为法老时代。第三代国王阿哈首次采用王 冠、王衔双重体制,就是王冠为红白双冠,王衔 是树、蜂双标,分别代表上下埃及,并定都于孟 菲斯。从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到公元 前332年埃及被亚历山大征服,法老时代的埃及 一共经历了31个王朝。 古埃及人拥有辉煌的古代文明。他们创造 了象形文字,在天文学、几何学、解剖学、建筑学、 历法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对西亚、希腊和欧 洲有很大的影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 的巨大贡献。在美尼斯之后的2000年里,埃及 无论从财富还是从文化角度,都是当时世界上 最先进的国家。 胡夫金字塔 埃及有句谚语说: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 惧怕金字塔。单从字面意义上看,金字塔让我 们感到震惊,它的古老似乎已经无法用时间的 长短来衡量,再从它的内涵看,它已经成为埃 及文明的象征,是人类文明的绝唱,这无疑是 时间赋予金字塔的辉煌。可是如果时光倒转到 4000多年以前,金字塔不过是埃及国王的坟墓 而已。 在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埃及法老的坟墓 还不是金字塔,而是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 的坟墓,古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到了第三 王朝时期,法老们本也想将马斯塔巴作为死后 的永久性住所的,可是,埃及人在那一时期却 产生了国王死后要成为神,他的灵魂要升天的 观念。于是,人们在设计法老坟墓时,就把它 设计成了角锥体——升天的梯子。这在《金字 塔铭文》中是有记载的:为他(法老)建造起 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 铭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天空把自己的光芒 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犹如拉的眼睛 一样。“拉”就是古埃及太阳神的名字,也就是说, 角锥体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对太阳神的崇拜—— 在金字塔棱线的角度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 字塔就像撤向大地的太阳光芒。 约公元前2613~前2498年 世界大事记: 古埃及第4王朝时期,开始兴建金字塔。 金字塔,在阿拉伯语中意为“方锥体”,是 一种方底、尖顶的石砌建筑物,因为它规模宏大, 从四面看都呈等腰三角形,很像汉语中的“金” 字,所以,中文形象地把它译为“金字塔”。迄 今发现的埃及金字塔共约80座,其中最大的胡 夫大金字塔,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首。 胡夫金字塔,位于埃及首都开罗西南约10 千米的吉萨高地,它是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 也是较为古老的金字塔,始建于埃及第四王朝 第二个法老胡夫统治时期,被认为是胡夫为自 己建造的陵墓。根据古埃及宗教理论:人死之 后灵魂可以继续存在,只要保护好尸体,3000 年以后就会在极乐世界复活并从此获得永生。 因此,古埃及的每位法老从登基之日起,便着 手为自己修建陵墓,以求死后超度为神。胡夫 统治时期正逢古埃及盛世,因此其陵墓规模也 空前绝后。 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米,后因顶端受到风 雨侵蚀,现在的高度仅为136.5米,大致相当于 40层楼房那么高。在1889年法国巴黎的艾菲尔 铁塔建成以前,几千年来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 的建筑。整个塔身呈正四棱锥形,底面为正方形, 占地5公顷,4个斜面分别对着东、西、南、北 4个方位,误差不超过3分,底边原长230.35米, 由于年深月久的侵蚀,塔身外层石灰石存在一 定程度的脱落,目前底边缩短为227米,倾斜 角度为51度52分。胡夫金字塔通身由近230 万块巨石砌成,每块石头重量在1.5~160吨 之间,石块的接合面经过认真打磨,表面光滑, 角度异常准确,以至于石块间都不用任何黏合 物,全部自然拼接,在没有被风蚀、破坏的地方, 石缝中连薄薄的刀片也难以插入,可以想见其 工艺的精湛。 胡夫金字塔的入口在北侧面,距地面18 米,从入口通过甬道可以深入神秘的地下宫殿, 该甬道与地平线呈30度夹角,与北极星相对。 由此可见,北极星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有着某 种特殊的意义。沿甬道上行则能到达国王殡室, 殡室长10.43米,宽5.21米,高5.82米,与地面 的垂直距离为42.82米,墓室中仅存一具红色花 岗岩石棺,别无他物,这也正是后来某些考古 学家怀疑金字塔不是作为法老陵墓的一个重要 论据。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