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叙事与班主任教师专业发展

情感叙事与班主任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 田国秀//康晓伟|责编:冯昕|总主编:田国秀//尹弘飚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7.58
折扣购买: 情感叙事与班主任教师专业发展
ISBN: 978720016958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基于教育故事的理论分析 “老师,我知道我没写完作业,但我真的能力有限 ,不是我不想写作业。”面对学生这样自暴自弃的一句 话,你会认为学生生性堕落,不堪造就,还是能看到她 内心的需要,相信她身上同样有力量?这篇故事中的李 老师选择了后者,这也是一种人性观与学生观的选择。 小妍是患有抑郁症的特殊学生,但她身上也反映出 了这个年龄段学生所面临的共同需求与困境,正是由于 小妍没有能够在生活中获得肯定,突破困境,变成了一 个抑郁的、否定自我的女孩。青春期的学生们正是建立 自我概念的关键时期,班杜拉曾经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心 理概念“自我效能感”这种信念会决定个体付出多大努 力及感到困难时能够坚持多久。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人会 回避自己认为做不到的任务,逃避挑战,惧怕失败,将 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可能的失败上面。自我评价较低的学 生通常会具有下面的特点:第一,他们不爱自己,认为 自己不值得被爱;第二,他们在情绪上会表现得很消极 ,经常会觉得很悲伤;第三,他们也认为没人爱自己, 有强烈的缺爱感,不安感;第四,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较 弱,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文中的小妍就表现出 了这些特征,可见她是一个自我效能感、自我评价非常 低的女孩。而自我效能感从何而来呢?除了自身的、榜 样的成功或失败经历对她的影响以外,身边重要他人的 评价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小妍的问题主要来源于父 亲对她长期的贬低性评价,让她无法建立起积极的自我 概念。她的父亲给她贴上了“无能”的标签,而这个标 签也把小妍压垮了。所以李老师在小妍的父亲身上找到 突破口,找到了“系铃人”。小妍一次一次地崩溃,对 自己能力的否定,其实都是在呐喊:“我需要被认可, 我也想成为有价值的人。”李老师看到了小妍对被爱和 被肯定的渴望,并帮助她在家庭中获得爱与肯定。但是 看到与理解仅仅是第一步,如何帮助小妍改变,李老师 的身体力行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