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精)

甲午战争(精)
作者: (日)大谷正|译者:刘峰
出版社: 社科文献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8.40
折扣购买: 甲午战争(精)
ISBN: 978752014335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此外,中国海军其他主要舰只还包括:德国建造的济 远舰(2300吨)、经远舰(2900吨)、来远舰(2900吨),英国 建造的致远舰(2300吨)、靖远舰(2300吨)等装甲炮舰与巡 洋舰。它们全都装配有口径21厘米的火炮以及当时先进的 15厘米克虏伯炮。1891年定远舰、镇远舰与上述巡洋舰汇 合后,丁汝昌便又率北洋舰队开往长崎炫耀。 “壬午军乱”以后日本的军事近代化 日本方面,在1873年发布征兵令之后便通过征兵制度 创建了近代军队。虽然它最初是以维护国内治安为目的的 ,但得益于1880年代的扩军,至甲午战争前夕已发展成能 够参与对外战争的军队。 1877年西南战争结束后,在大藏卿松方正义实施的紧 缩财政政策之下,日本的陆海军一直保持着较小规模。直 到“壬午军乱”爆发的1882年,日本的军事实力比起率先 实施军事近代化的中国来说仍旧处于下风。 “壬午军乱”时,日本陆军的常备军数量不过18600 人,与预备役士兵人数2。7600人相加也只有45000多人而 已。为了弥补兵力的不足,日方曾考虑沿用西南战争时动 员警视厅巡查的办法。但中国仅淮军就有十万以上兵力, 仍难以抗衡。而日本海军则只有24艘舰船,共计27000吨, 且包括一些小船与旧舰,作战能力颇为低下。 如前所述,此时日本业已存在主张对中国开战的强硬 派。但客观来说,当时认为以此兵力能与中国正面对抗并 取得胜利的军人实际上是非常少的。 “壬午军乱”让日本政府感觉到了与中国军事力量的 巨大差距,故在此后选择了扩军。1882年8月15日,参议山 县有朋①向内阁会议提交了《关于陆海军扩张的财政申请 》,主张为防备中国,有必要整备军舰48艘,陆军补充常 备兵4万名,且应坚决为此提供财政支持。作为陆军代表人 物的山县有朋却将海军扩充当作首要课题,这或许说明, 为了挽回“壬午军乱”时出现的海军劣势,当时日本的政 府首脑已在发展海军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内阁会议决定扩军后,陆军卿大山严与海军卿川村纯 义便向太政大臣三条实美递交了1883~1890年的八年扩军 计划。大藏卿松方正义也于1882年12月26日向三条实美提 交了通过增税实现军备开支扩张的方案。 该方案指出,可通过提高酿酒税、烟草税等税收来实 现每年750万日元的增收,以此来满足每年300万日元的军 舰制造费、每年150万日元的陆军兵员增加费,以及军舰维 护费、炮台建设费等其他支出。内阁会议对此表示了认可 ,而且陆军方面在此后还进一步提出了追加扩军费用的要 求,并在1883年1月、6月分两次得到了批准。结果其数额 在1884年度为200万日元,1885年度以后每年都为400万日 元。与此同时,海军方面则提出了大幅增加军舰制造费、 缩短军舰制造周期的要求。 但是这一扩军计划在财政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P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