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实集(明史学家陈梧桐的历史随笔集)

秋实集(明史学家陈梧桐的历史随笔集)
作者: 陈梧桐|责编:梁素娟
出版社: 河南文艺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8.60
折扣购买: 秋实集(明史学家陈梧桐的历史随笔集)
ISBN: 9787555911050

作者简介

陈梧桐,知名明史专家,1935年生,福建省安溪县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985工程”特聘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明史学会顾问、朱元璋研究会顾问。从事朱元璋研究四十余年,主要研究领域为明史和中国民族关系史。 代表作有《洪武皇帝大传》及其增订本《洪武大帝朱元璋传》《朱元璋传》《朱元璋研究》《古代民族关系论稿》《履痕集》《散叶集》《晚明悲歌》《明史十讲》和《黄河传》《中国文化通史·明代卷》(主编)等多部著作。论著多次获奖,其中《洪武皇帝大传》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黄河传》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内容简介

朱元璋起义早期在巢湖 地区的活动 朱元璋最初是抱着保全 性命的动机,到濠州(今安 徽凤阳临淮镇)投奔郭子兴 的起义队伍的。后来在南下 定远扩兵和攻取滁州的途中 ,听取冯国用和李士元(后 改名李善长)的建议,萌生 谋取天下的思想,并做出先 拔金陵(今江苏南京)以为根 本,然后四出征伐,取得天 下的战略决策。但是,要实 施这个战略决策,必须有按 照自己的意志指挥调遣部队 的绝对权力,并且拥有数量 可观的船只,这是当时的朱 元璋所不具备的。只有待到 计取和州,朱元璋进入巢湖 地区之后,他才逐步创造出 这样的两个基本条件,从而 将其战略决策付之于实施。 朱元璋在巢湖地区五个月的 活动,无疑是其势力崛起的 一个重要节点,值得进行认 真的研究。 计取和州之前的起义活 动 元朝末年,是个阶级矛 盾和民族矛盾普遍激化的年 代。朝政腐败,土地集中, 赋役和地租征敛苛重,水灾 、旱灾、瘟疫频繁发生,“ 贫者愈贫,富者愈富”①, 广大农民连简单再生产都难 以维持,纷纷揭竿而起,开 展小规模的反抗斗争。至正 十一年(1351)四月,因黄河 年久失修,经常决口泛滥, 元廷征发13万民夫去修治黄 河,派遣2万士兵监工。民 夫在官吏和监工的督促下从 事繁重的劳动,“手足血流 肌肉裂”①,怨声载道。白 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门徒刘 福通等,乘机进行宣传鼓动 。他们提出“复宋”的口号, 并发布檄文,抨击“贫极江 南,富称塞北”②的不平等 现象,号召广大农民起来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