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概论/丝路文库
作者简介
伊本·赫勒敦(1332—1406),中世纪阿拉伯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政治活动家。本名阿卜杜·拉赫曼·本·穆罕默德。生于突尼斯,系塞维利亚阿拉伯贵族后裔。精通经训、教义、教法、哲学和历史学,通晓语言学和文学。1352 年开始政治生涯,先在突尼斯哈夫斯王朝供职,后在摩洛哥非斯担任素丹宫廷书记官,曾受谗下狱。1374 年,他隐居于伊本·萨拉迈城堡,潜心从事研究活动。1406 年在开罗逝世。伊本·赫勒敦著述很多,涉及哲学、逻辑学、历史学、教法学、数学及诗歌等方面,但大多已佚散。现存的著名历史哲学巨著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和柏柏尔人的历史》。其中《历史概论》(亦译《历史绪论》)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他的学说为欧洲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所推崇,称他是“人类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阿拉伯学者誉他为“伊斯兰划时代的史学哲人”。 陈克礼(1923—1970),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者、译著家。1952—1957 年,先后在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和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任教。译著较多,约30 余种,主要有《从穆罕默德看伊斯兰教》《圣训经》《阿拉伯史学概论》《回教与社会》《红色信笺》《历史概论》《列王纪》《中国和阿拉伯的关系》《伊本·白图泰传》等。
内容简介
史学综论 史学是一种艺术,各民族各世纪均有之,朝野爱好,军民争学,智愚皆需,雅俗共赏。历史综述世界状况,古人经验,思想学说,沿革变化,进化过程,兴亡原因。读史使人得事实教训、宇宙奥秘、万物原理,增广见闻,丰富学问,扩大眼界,知行有据。故史学为据理之基础,一切学术之总汇。 伊斯兰史学家编纂史书,综述往事,以往鉴今。无聊文人,专传人言,铺张演义,矫揉造作,不顾事实,以假混真,缺乏考证,无有选择,只凭测想,错误百出,贻误后人。人们目光如豆,因袭成习,鱼目混珠,是非莫辨,混淆视听,愚弄众生,斯害大矣。真理之权威不可抗拒,虚伪邪说定遭陨灭。传述者发挥之,批评者考订之,真相自明,学理必大白于世。 写史者比比皆是,然成名者寥寥无几。伊本·伊斯哈格、泰伯里、伊本·凯尔比、瓦基迪、赛义夫·本·欧麦尔·阿萨迪诸氏,毕竟出类拔萃,与众不同。及瓦基迪之书,虽非白玉无疵,但其言大部可信,经得起批评,为学者法,对社会文化,不无贡献和可取之处。 伊斯兰学者有写世界通史者,前自创世纪和人类志,后迄伊斯兰史及著者时代,如麦斯欧迪等人便是。有的专写国别史,如安达卢西亚史学家伊本·哈彦及伊非利基亚(突尼斯)史学家伊本·拉基格便是。后辈史学家创业者寡,承业者多,萧规曹随,亦步亦趋,无分析鉴别之力,无治史成学之才。故事传说,稗官野史,精粕杂陈。不能追本溯源,探精入微,还原其时代,说明其背景。不察因果关系,不明国情之异同,有说法而无证明,有资料而援引失当,现象罗列,事件堆砌,有躯壳而无生命。有些学者,如伊本·拉希格之辈,草率求成,专写史略,除帝王年表外,空洞无物,读之无益,不足论也。 余博览群书,触目惊心,恍然大悟,欲编撰史书,分门别类,条分缕析,揭示史实真相,阐释国家社会发展原委,并且推陈出新,深入浅出,风格新颖,方法出奇,尤重社会文化之演变及一切事物之哲理,超凡脱俗,避泥古因褒之弊,使智愚皆能得其益。书分三部,绪论讲史学之重要,流派及治史之错误原因。第一部讲社会文化。第二部讲世界诸国史及阿拉伯史。第三部讲柏柏尔人。命名为“史鉴”(义白尔)。凡过去之时代、国家、民族、朝代、宗教、社会、文明、学术、制度、变革,不分文野、巨细、内外等等,皆译述之,证明之。学问无穷,个人能力有限,望明达通人,不吝批评指正,则感激不尽矣! 本书为名著名译。原著为中世纪突尼斯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之《历史概论》,以翔实的史料察古今之变,究治乱之理,从哲学高度论述中东阿拉伯地区国家和民族史及其发展规律,阐发了哲学和历史观,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阿拉伯民族文化的特点和阿拉伯人的思维方式,特别是了解阿拉伯民族许多内在的心理情愫。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学的开山之作”和“人类理智所能创造出来的同类著作中*伟大的著作”。译者陈克礼,阿语著名翻译家,学养渊源深厚,本书翻译言简意赅、多用韵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