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英汉对照)/探险与传奇世界经典文学双语必读系列丛书](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30/11/20231130114830879.jpg)
出版社: 东华大学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3.60
折扣购买: 老人与海(英汉对照)/探险与传奇世界经典文学双语必读系列丛书
ISBN: 9787566909466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出生于美国芝加哥郊区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中学毕业后,便参加了工作。他生性喜欢冒险,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些经历为其后来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于1961年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自杀身亡,从而结束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肯尼迪总统称其为“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是“迷惘的一代”最杰出的文学代表,“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因其笔锋冷峻犀利而以“文坛硬汉”著称,被认为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其文风曾对20世纪英美小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主要著作有《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太阳照常升起》《丧钟为谁而鸣》等凭借《老人与海》获1953年普利策奖和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青闰,本名宋金柱,常用笔名听泉、宣碧,河南武陟人,焦作大学翻译中心主任。擅长英汉、汉英互译。已在东华大学出版社、外文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金盾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双语著作150余部。另在《世界文学》、《译林》、《当代外国文学》、《英语世界》等报刊发表译文和论文多篇。
他是一位老人,独划小船,在墨西哥湾流捕鱼。 84天来,他连一条鱼也没打到。头40天还有一个男孩 跟随着他。可是,40天后还是没打到一条鱼。男孩的 父母说,老人现在一定是“倒了八辈子邪霉”,就是 说,倒霉到了极点。于是,男孩的父母命令他离开, 上了另一条船,第一周就捕到了三条大鱼。男孩见老 人每天总是空船而归,心里非常难过,常常下岸帮老 人,要么拿盘好的钓线,要么拿鱼钩和鱼叉,还有缠 绕在桅杆上的帆。船帆用面粉袋片打着一块块补丁, 卷起时看上去就像一面永败之旗。 老人骨瘦如柴,后脖颈上皱纹很深,脸颊上因热 带海面反射太阳光造成良性皮肤癌,落下的褐斑密密 麻麻,顺着脸两侧蔓延而下;双手也因常拽绳索拉大 鱼而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疤痕。而这些伤疤没有一道 是新的。它们就像没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那 样古老。 除了那双眼睛,他浑身苍老,那双眼睛是大海一 样的颜色,神情愉悦,永不言败。 “圣地亚哥,”当他们俩从小船停泊的地方爬上 岸时,男孩对他说,“我又能随你出海了。我们挣到 了一些钱。” 老人教会了男孩捕鱼,男孩爱他。 “不,”老人说,“你跟了一条交好运的船。还 跟着吧。” “可是别忘了,有一次你87天没打一条鱼,后来 我们一连3周每天都逮到大鱼。” “我记得,”老人说,“我知道你不是因为怀疑 才离开我。” “是爸爸叫我离开的。我是孩子,必须听他的。 ” “我明白,”老人说,“这很正常。” “他没多大信心。” “是啊,”老人说,“可是我们有。不是吗?” “是,”男孩说,“我请你到露台饭店喝杯啤酒 ,然后我们再把这些渔具拿回去。” “有何不可?”老人说,“都是打渔人嘛。” 他们坐在露台饭店,好多渔夫跟老人开玩笑,老 人并不生气。一些上了年纪的渔夫望着他,为他发愁 ,但没流露出来,只是礼貌地聊着海流,聊着他们把 钓线送到海里有多深,聊着天气一向多好,聊着他们 的见闻。当天有收获的渔夫都已返航,他们把枪鱼剖 开,半片半片地排在两块木板上,每块木板的末端都 由两人抬着,摇摇晃晃送到收鱼站,在那儿等冷藏车 运往哈瓦那的市场。逮到鲨鱼的人们把鱼送到海湾另 一头的鲨鱼加工厂,吊到复合滑车上。鱼已被去肝, 割鳍,剥皮,肉被切成了一条条,以备腌制。 刮东风时,隔着海湾,一股股鱼腥味也能从鲨鱼 加工厂那边飘过来;可是,今天只有淡淡的气味,因 为风向倒北,后来也逐渐平息,所以露台饭店阳光明 媚,舒适惬意。 “圣地亚哥。”男孩说。 “噢。”老人应道。他正握着酒杯,想多年前的 事儿。 “我去弄点沙丁鱼给你明天用吧?” “不用。打棒球去吧。我还能划船,有罗吉略撒 网。” “我真想去。要是不能随你打渔,我想为你做点 什么。” “你给我买了啤酒,”老人说。“你已经长大了 。” “你第一次带我上船时,我有多大?” “五岁,那天我把一条鱼拖上船,它太活蹦乱跳 ,差点儿把船撞得粉碎,你也险些丢了命。你还能记 得吗?” “我记得鱼尾巴噼里啪啦一个劲拍打,船上的横 座板都被打断了,还有棍棒的敲打声。我记得你把我 向船头猛推,那儿放着湿漉漉的钓线卷,我感觉整条 船都在摇晃,还听到你用棍子啪啪打鱼的声音,像在 砍树似的,还记得我浑身上下甜丝丝的血腥味。” “你是真能记得那回事,还是我告诉你的?” “我们第一次一起出海以来的事儿,我都记得。 ” 老人用久经日晒、自信慈爱的眼睛看着他。 “你要是我的儿子,我一定带你出去赌一把,” 他说,“可你是你爸妈的儿子,又搭上了走运的船。 ” “我去弄些沙丁鱼来?我还知道上哪儿能弄到四 条鱼饵。” “今天我自己的还有剩下的,放在盒子里腌着。 ” “我给你弄四条新鲜的吧。” “一条就行。”老人说。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没 有消失过,这时又像微风起时那样十足。 “两条吧。”男孩说。 “就两条,”老人表示同意,“你不是偷的吧? ” “我本想去偷,”男孩说,“不过,这些是我买 来的。” “谢谢你。”老人说。他心地单纯,没有琢磨自 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如此谦卑的。可是,他知道他如此 谦卑,明白这并不丢脸,也丝毫无损真正的自尊心。 “瞧这洋流,明天会是一个不错的日子。”他说 。 “你打算上哪儿?”男孩问。 “跑远些,等倒了风再回来。我想不等天亮就出 发。” “我会尽力让我的船主也跑远些捕鱼,”男孩说 ,“这样,要是你真的钓到了大鱼,我们就能赶去帮 你的忙。” “他不喜欢跑太远捕鱼。” “是的,”男孩说,“可是,我看见的,他看不 见,比如我看见一只鸟儿在盘旋,我会说是鲯鳅,叫 他赶老远去追。” “他的眼神有那么差吗?” “简直像瞎了差不多。” “奇怪,”老人说,“他从来没有捕过海龟。那 玩艺伤眼力。” “可是,你在莫斯基托海岸外捕了那么多年海龟 ,你的眼力现在不也挺好的嘛。” “我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老头。” “不过,你现在还足够强壮对付一条非常大的鱼 ?” “我想是的。再说我还有不少绝活。” “我们把渔具拿回家,”男孩说,“我好去取渔 网逮沙丁鱼。” P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