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醉半醒是一生(重读现代新诗)

半醉半醒是一生(重读现代新诗)
作者: 周笛|责编:陈静
出版社: 南方日报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9.82
折扣购买: 半醉半醒是一生(重读现代新诗)
ISBN: 978754912143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这首诗作于遥远的大西 洋彼岸,1916年8月23日 ,作者是25岁的胡适,一 个青春与今日的我们没太 多不同的年轻人。上课, 郊游,和同学们谈天说地 ,扎人哲学的海洋思考一 二三四五,跟最亲密的兄 弟为一些琐事经常争执, 当然也会寻找一两场新鲜 的恋爱,这就是他的日常 。他也似他的朋友们,那 些年轻的游子聚在一起相 互取暖,抚平对大洋彼岸 那个穷困病弱的祖国的思 念,渴望为她吸吮更多救 亡图存的光辉。 和大部分不愿在课余时 间继续苦磨本专业的年轻 人一样,胡适也是个“不务 正业”的男孩,喜欢在课下 思考些不一样的消遣。虽 然经常被身边的好友们嘲 笑没有情趣,他却最爱需 要情趣酝酿的东西——一 个是爱情,这个没什么与 众不同;一个是诗,没有 爱情来得直击心房,但撩 拨萌动的青春,诗即是最 隐秘的琴弦。 1916年的美国诗坛,意 象派最引人注目。一群崇 尚意象清晰,简明晓畅的 人奔走呼号,变革诗坛无 病呻吟的抽象说教,他们 笔下丝毫不掩饰的坦陈与 直露的心曲令年轻的胡适 深感震撼。胡适记忆中与 母亲缠绕在一起的古典诗 歌,从不会像意象派诗歌 这般讲话。诗歌,是一种 说话的方式,古典诗歌说 的话,在胡适听来,似乎 有些老旧跟不上潮流了, 怎么说也说不到自己的心 坎儿里。这不是胡适一个 人的感受,晚清时期,梁 启超、黄遵宪等人便觉察 出,时代急速前行的光轮 ,无论如何也刻不进古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