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气候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系列丛书

奇怪的气候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系列丛书
作者: 吴国峰|主编:徐桂华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售价: 19.80
折扣价: 12.30
折扣购买: 奇怪的气候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系列丛书
ISBN: 978755343204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我国南方盛产竹子。北方用木头做原料的生活用 品,在南方几乎都可以用竹子代替,一般家庭里常见 的就有竹桌、竹椅、竹凳、竹茶几、竹躺椅等。 用竹子制作的这些日用品,坚固、美观、实用, 价钱也便宜。就拿竹椅子来说吧,既结实又光滑,夏 天人们坐在上面还感到凉丝丝得挺舒服。去南方旅行 或探亲的北方人,有时会带回几件竹制用品。 可是回到北方不久,尤其是到了春季,这些竹制 品就变样了:竹片间出现了大缝,竹针掉出来,坐到 竹椅子上摇摇晃晃,“嘎吱嘎吱”响,时间一长,竹 制品就散架不能用了。不但竹制品是这样,从南方运 到北方的一些木器家具,也会开裂变形。 原来,这是由于湿度不同造成的。我国各地不但 温度不同,降雨量不同,而且空气的湿度也大不相同 。我国南方阴雨天多,雨量大,湖塘密布,河流纵横 ,田野里多是水稻田,而且温度比较高,所以空气中 水汽的含量大,湿度也就大。竹、木材料中水分的含 量相应的也会高一些,在自然条件下制作的家具里也 就含有较多的水分。北方地区降雨少,田野里水面也 少,空气湿度本来就低。到了春季,红日高照,气温 急剧升高,蒸发量非常大,可是又干旱少雨,所以空 气十分干燥。从南方运来的竹木家具,由于竹木里面 所含水分的散失,就会收缩变形,要么开裂,要么就 散架不能用了。 在我国江南水乡有一个很特别的村庄,这个村庄 的南面和北面都有一条河流。一到午后,在村庄周围 附近便出现电闪雷鸣,紧接着便下起了一阵倾盆大雨 。这时,人们都走出家门,站在门外隔岸观雨,而他 们从不担心这雷雨会淋到自己头上来。 其实这是一种冷湖效应。盛夏,由于地貌不同, 空气受热程度有明显差异。太阳光到达裸露的地面后 ,非常容易被反射到大气中,使近地层上的空气温度 很快升高,成为一个热源;当太阳光到达江湖与河流 水面后,一部分日光透射到水中,而反射到空中的热 量较少,成为一个冷源。这种由于水面而产生的效应 就是冷湖效应。 热雷雨的产生,是由于低层暖湿气流不断上升所 致。在陆地上,有些地方温度较高,续不断地提供水 汽和上升气流,又因受低空气流的影响,热雷雨总是 向一定的方向移动。 当雷雨云团移到江湖河流水面上空时,遇到的是 冷源,在冷湖效应作用下,空气下沉,雷雨云团得不 到上升的支撑力和水汽的输送,便立即减弱甚至停止 。该村庄由于南北濒临水面,河对岸上空的雷雨云团 因为受到冷湖效应的影响,就不能移到村庄上空了, 所以人们就只能隔岸观雨。 格陵兰岛和加拿大北部的爱斯基摩人用长刀把密 实的雪切成一块块宽大厚实的雪砖,用雪砖在地基上 砌成直径约为3米的圆形基础。人站到里面用雪砖层 层向上砌,当砌到两三层时,一侧开一个门供临时出 入。每砌一层就往里缩小一点,砌到顶上时就只剩一 个小洞,最后用雪砖堵住小洞,砖与砖之间的小缝隙 用碎雪封密。为了不让室内与外界完全隔绝,他们再 挖一条地下通道便可自由进出。 那么,雪屋内是否跟冰窖一样寒冷呢?人在里面 会不会冻成冰棍呢?当然不会。屋内要比外面暖和得 多。因为雪屋是全封闭的,严密得连缝隙也没有,外 面的冷空气无法钻到里面去。雪的传热性又很差,0 .2米厚的雪砖是很好的隔热材料,使雪屋里的热量 不易散发出去。 当旅行者被寒风冻得四肢麻木时,只要一踏进雪 屋,就会倍感温暖。有的还在雪屋中央燃起篝火,那 更是温暖如春。若在旁边铺上北极熊皮,一家老少围 坐在那谈笑、喝茶,真像是坐在水P曰lPl音里,那更 是别有一番情趣。因为室外的气温在零下几十摄氏度 ,因而,即便烧着篝火,雪屋也不会化掉。 在山东 省济南西部腊山岩体深处有一奇潭,越到旱季水位越 涨,越到雨季水位越降。 据发现深潭的原腊山石料厂厂长介绍,前些年, 石料厂在山上放了最后一炮后,也就有了这处深潭。 此潭幽深莫测,据说探测至1 27米处仍未探到底,潭 水究竟有多深仍是一个谜。 此潭蓄水量很大,曾在72小时内从潭中抽水7000 立方米,水位不但未降,反倒上升了0.2米。更令人 奇怪的是,这潭水干旱季节水位上升,雨季反而下降 。3月份干旱时,潭中水位不但未下降,反而上升1米 多,而到了八九月份的雨季,水位反而下降近2米。 2011年春天虽持续干旱,但三四月份潭中水位较上年 10月份上升了8米。最近,经山东省卫生防疫部门化 验,潭水甘洌纯净,无菌无味,内含锶、钙、镁等多 种矿化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对人体肝、胃、心、肾 等大有益处。 据地质水文专家分析,此潭所处的位置地质结构 为花岗岩与石灰岩侵入体结合部,其形成于亿年以前 。潭中蓄存的水源受周围地带水水位升降变化影响极 其微弱。那么如此宝贵的天然矿泉水到底来自何处, 有关部门正在做进一步研究。 长期居住在台湾北部的人都会注意到,冬季阴雨 的El子特别长。但在中南部地区,每年进入1 0月份 以后,直至翌年的梅雨季来临前,天气总是晴朗,难 得有几天下雨的日子。 南北天气差异形成强烈的对 比。在冬天,曾在高速公路行车的人可能都有经验, 当车子由北部南下时,沿途天空总是那么阴沉,尤其 到了苗栗一带,经常云雾弥漫,有云深不知处的感觉 ;然而一过火焰山,下坡到了大安溪桥,暖和的阳光 乍现,眼前呈现另一片蔚蓝的天空,不禁令人心情开 朗起来。 为什么仅一山之隔天气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呢?因为冬季挟带冷湿空气的东北季风的厚度多在 2000米以下,在台湾东北部受到高度2000米以上的中 央山脉、雪山山脉的阻挡,使东北季风到了火焰山一 带已成强弩之末。除非东北季风特别深厚,一般因地 形作用,在迎风面所产生的低层云及地形雨,不易翻 山而过影响到台中地区。因此,、火焰山成了天然的 分界,使山南与LUSt的自然景象迥然不同。P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