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真正的人/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
作者: (苏)B.A.苏霍姆林斯基|译者:蔡汀
出版社: 教育科学
原售价: 24.00
折扣价: 15.90
折扣购买: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
ISBN: 978750410890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二、怎样培养需要人的情感 人不可能单独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大的幸福和 欢乐就在于与他人交往。你的每一步、每一句话,你 的每个眼神,甚至你目光一闪或者一抬手,这一切都 在别人的心目中留下反响。 与人会见不会不留下痕迹,会铭刻在心的;一个 人必然离不开别人,再没有什么能比发现人的世界而 感到莫大的喜悦了。 孩子们每天都在校园、走廊里、班里彼此碰面。 他们彼此目光相遇,将自己的秘密传递给对方,他们 在一起互相争论、欢乐、忧愁、有时候还打架,给自 己带来大大小小的怨恨。一些生活琐事往往会影响人 的关系。教育者们,不要忘记去了解这些关系,这可 是您们首要的天职啊。你的每个学生怎样看别人,他 在别人身上发现了什么,他在别人心目中留下什么, 又从别人身上留给自己心目中的是什么——这比他完 成没完成**家庭作业要重要百倍。就其实质说,教 育就是长期地去培训儿童理解“人是*宝贵的财富” 这一真谛。这种理解,不是去满足个人的需求,不是 为自己,而是为他人。教育技巧精细的方面之一,就 是去创造自己的学生具有需要人的情感,培养小公民 使他学会做一个忠实于别人的人。 人的精神生活*精细的范围之一,就是人对人信 守义务。如果具体的一个人在童年、少年、青年早期 还没有成为您的学生中惟一可爱的人,如果他不愿意 为他人的欢乐而奉献出自己精力的人,那他就谈不上 是个爱国者,也谈不上对信念和理想的忠诚。本书会 多次重复提到义务、奉献。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使 他的每个学生,能在童年就获得个人与他人深交之中 的那种奉献的道德经验。一般地说,要少空谈那些热 爱人们的词句,而多做一些实际的事,满腔热忱地投 入生活中去,参加去创造欢乐,这一些应当成为道德 教育的准则。一旦孩子做好事是为了显示自己,帮助 同学先考虑的是炫耀自己和得到夸奖,这是很危险的 。报道好人好事的稿子在墙报上经常涌现,人人都会 注意到少先队中队竞赛中的那些好人好事。那些伪君 子们,冷酷的、无怜悯心的人都会从中*到教益。教 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孩子们去为他人奉献自己的精神力 量,并把这种奉献作为一种隐秘的、不可侵犯的东西 藏在心间。需要人的那种情感,按其本身特性来讲, 是*为羞怯的情感之一。列夫·托尔斯泰甚至把爱国 主义的情感认为是羞怯的情感(参阅:《列夫·托尔斯 泰全集》俄文版,**2卷,第99页)。 有一次,我们到森林中去。林中树丛茂密,有的 地方只有一条狭窄的小道。有一个男孩被绊了一下险 些跌倒,恰好这个地方的路旁有一个坑。我们都停住 了脚步。我向孩子们建议道:咱们把坑填上吧,这个 坑就在路的旁边多危险啊。孩子们问道:要知道我们 再不会到这里来了,干嘛我们去填它呀……这件事迫 使我对多样的利己主义的沉思。在教育孩子35年以来 ,亲自目睹许多事件,我利用这些事件就是为了教孩 子们去学会怎样为他人而活着。有关这些事件的故事 ,都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道德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小公民厌恶并不去跨 越侮辱人格的那个界线。应该说,对他人的生活采取 冷漠的态度、对只顾自己而活着的人的思想采取不闻 不问的态度,这对少年的纯洁心灵来说,如同娇弱的 身体组织经*不住烧红的铁那样,是格格不入的。你 们的学生在童年和少年时期不应该是悠然自得、不管 天下事的人,只有在那种条件下,青年时期才会懂得 尽义务,做个有觉悟的公民。我一向认为有一点极为 重要:那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他的童年时代就体 验到那种为天下人之忧而忧的心情。每当儿童减轻某 人的命运、遭遇、生活负担之后,会体验到一种幸福 ,只有在那时欢乐才会使童年变得高尚起来。 有一次,我收到了一位老教师写来的令人忧虑的 信。信中说:在海边的一个小镇子里有个10岁的小女 孩叫伊拉。她得了重病在家卧*不起。伊拉在患病之 前读书写字样样行,可现在她被局限在窗子里的世界 了,只能隔窗相望那远山的风光和听着大海波涛那没 完没了的噪声。小女孩惟一的亲人就是奶奶。可奶奶 一上班,就只好把她丢在家里,一连就是几个小时。 伊拉原先很爱画画,可是现在她不仅拿不动画本了, 也握不住笔了。读书**只能看上两三页……小姑娘 很喜欢看有关鸟类、动物类的童话故事,可现在也很 少看到了……我把这一切都讲给孩子们听,拿出一张 照片交给他们看,并指着照片上那个有着一对深沉大 眼睛的姑娘就是伊拉。P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