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庞锋芒:与25位先锋女性对谈

脸庞锋芒:与25位先锋女性对谈
作者: (墨西哥)乌戈·韦尔塔·马林|译者:于是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79.40
折扣购买: 脸庞锋芒:与25位先锋女性对谈
ISBN: 9787559863607

作者简介

乌戈·韦尔塔·马林(Hugo Huerta Malin) 出生于墨西哥,是一位跨界艺术家、平面设计师,作品均围绕性别与文化身份议题。自2012年移居纽约以来,他已与美国和墨西哥的多个文化机构合作,包括所罗门·R. 古根海姆博物馆。2014年,他加盟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工作室,担任艺术总监,与她合作,在哥本哈根的丹麦皇家图书馆、圣保罗庞贝的SESC休闲中心、斯德哥尔摩的当代美术馆、西班牙的马拉加现代艺术中心、洛杉矶的艺术天堂(The Art of Elysium)、 巴塞尔的贝耶勒基金会美术馆、伦敦的皇家艺术学院等世界各地的艺术场馆展开活动。乌戈曾在纽约的洞画廊(The Hole Gallery)、蒙特利尔的不分离画廊 (Never Apart Gallery),以及墨西哥的Casa Wabi和 当代艺术大学博物馆(MUAC)开设个展。他还参与了2019年东京Casa Nano的艺术家驻地项目。 于是 作家、文学翻译。 著有《有且仅有》《查无此人》等小说和散文。 译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布克奖得主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国际布克奖得主玛丽克?卢卡斯?莱纳菲尔德、惠特布莱德图书奖得主珍妮特?温特森、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斯蒂芬?金等作家的著作三十余部。

内容简介

马林:在你的创作中,为什么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阿布拉莫维奇:因为结果无论如何都会来的。过程更重要,因为那好比一段旅程,你在行进中改变,不一定能马上看到结果。旅程越艰难,需要你付出的力量和精力就越多,你就越珍惜。这段旅程是为了带来改变而存在的,而非为了目的地。 马林:记录是行为艺术的一部分吗? 阿布拉莫维奇:当然是。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我创造艺术时不做任何形式的记录,因为艺术家群体中有一种激进的观念,认为记录本身不算是行为艺术的一部分。但后来,我的想法改变了。我意识到,既然行为艺术确实是一种艺术形式,那么,载入史册的唯一方式就是记录;除了呈现在作品中的人,只有现场记录能让发生的事件留下痕迹。即使是法老也要文官记载史实,再把那些文本刻到金字塔上。为什么艺术家或行为艺术表演不该享受同样的权利呢? 马林:你似乎完全理解了卡夫卡的箴言:“保持安静、静止与独处。世界将在你脚下自由而狂喜地滚动。” 阿布拉莫维奇:我懂。这句话很重要,因为它说得千真万确,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才创作出《夜海穿越》这个作品。如果你认为自己现在只是一动不动地坐在这把椅子上,那你就错了。实际上,你在移动——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和太阳系中的所有行星一样。太阳在银河系中移动,而银河系又在宇宙中移动。已经有那么多的运转在发生,只要你在其中移动,其实就不再有所谓的“身在某处”,这个说法的意义就不存在,因为只要你在那里,在那一刻,一切都将在你面前显现——这个作品就是这种效果。 马林:有些艺术家和哲学家认为,当代艺术缺乏精神性。你赞同吗? 阿布拉莫维奇:我认为优秀艺术品总会内含精神性的一面,但作为开端的优秀艺术品总是匮乏的。每个世纪都会出现三四位伟大的艺术家,其他人不过是亦步亦趋。每个世纪,每个世代,每个缔造了伟大艺术品的伟大艺术家都向世人传递了超越时间的信息,他们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了精神性的元素。否则,他们的艺术就不会产生影响力,也不会有超越性。好的作品总是和精神元素并存,这一点很重要:它会给予你深度,个中深奥需要你去理解,也经得起后人反复动用。 马林:你认为艺术应该提出哲学问题吗? 阿布拉莫维奇:艺术不该只是提出哲学问题,而应提出所有可能的问题。哪怕问题没有答案,也该被提出来,因为正确的问题本身就包含了答案。但仍有少数问题是我们都没有答案的:生命从何而来?我们为什么在这个星球上? 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我们是谁?每一代艺术家都在锲而不舍地尝试用创作来回答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取得了成功,但最终,不管哪个问题,我们仍然没有明确答案:我们彻彻底底地在黑暗中。 马林:有没有某种形式的传统,可以留待未来的年轻行为艺术家们继承? 阿布拉莫维奇:我不知道。这不是由我来说的,也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但艺术家要决不妥协地、诚实地创作,并且尽其所能做到最好,这一点非常重要。还要牢记一个重点:要谦逊,因为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出现什么。但如果我能给后世留下一些什么,那就说明我这辈子值了。 马林:“美”的观念在西方艺术史上意义重大,你的创作也有所反映。你的美学观是什么? 阿布拉莫维奇:我的美学观绝对不合常规。常规就是, 比方说,一幅画的色彩要与你的沙发或地毯相配。我的观点是:美是可以令人不安的。美可以是丑陋。你可以在不对称的事物中找到美。美可以是腐朽:吃肉的蛆虫。美没有一个所谓的定义。重点在于你被什么打动了,有时,人们感受到美的方式有所不同。它可以仅仅是穿过布满灰尘的窗户的一束阳光,你看到尘埃的颗粒飘浮在光线里。那只是尘埃,但可以美得难以置信。 马林:你已经走遍了世界各地,有没有哪个地方可以被你称作“家”? 阿布拉莫维奇:不,我没有家。我也没有工作室。我讨厌工作室,而且,我相信工作室对艺术家没好处,只会让艺术家变得懒惰和冗余。我喜欢出去做研究。最喜欢去远离文明,没有可口可乐,没有电的地方。那些地方是我的最爱!我对大自然感兴趣,对不同的文化感兴趣,还对那些知道我们尚不知晓的事并愿意告诉我们的人感兴趣。我在生命中毫无保留,并以这种方式得到了我的思想。我认为地球就是我的家。 如果你像我一样频繁旅行,就会知道,一旦在某个安稳的地方定下来,你就会有点幽闭恐惧。我很愿意去太空,从太空里看看地球的样子。我相信,只有游牧生活方式才能探索和保持好奇心。我在桌子底下就能睡觉。我可以在任何地方睡觉。我曾坐三等车厢在印度各地旅行,只能站着睡觉,但我很喜欢。真正能被称为家的地方只有一个——相比于别处,你更了解但又不可能完全了解的地方——你自己的身体。 ※历时7年,遇见25位传奇女性:难以超越的“她力量”群像,无法复制的女性偶像追光之旅 遇见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小野洋子、特蕾西·艾敏:看透当代艺术家们狂野表象下的真实意图; 聆听安妮·蓝尼克丝、FKA Twigs、黛比·哈利:了解流行音乐人的成长之路与创作方式; 观赏缪西亚·普拉达、川久保玲、安·迪穆拉米斯特:揭示时尚界“女魔头”们的华丽表达法; 对话凯特·布兰切特、伊莎贝尔·于佩尔、朱莉安·摩尔、夏洛特·甘斯布:学习一个影后的自我修养; 收录“法国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尔达生前未公开对谈。 横跨电影界、时尚界、艺术界、音乐界,以对话,为我们时代的传奇艺术家刻画肖像。 ※锋芒四射的脸庞,无法抑止的创作:所有女性创作者,都是那些烧不死的女巫后代! 她们是行动者。她们是艺术家。 这25位女性的脸庞,代表着当代艺术的前卫锋芒。 她们用挑衅、破坏与反叛的话语,冲破阻止女性表达的石墙—— “女性会在最愤怒的时候感觉自己最强大。”(安杰莉卡·休斯顿,演员) “女性艺术家在创作中使用自己的身体是现代艺术萌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奇奇·史密斯,雕塑家) “女性是生活的艺术家。”(黛安·冯·弗斯滕伯格,时尚设计师) ※“女性搞事业”终极指南,给女孩们的人生解法参考书 “你的恐惧是什么?”“你的痛苦是什么?”“你怎么挑战现状,怎么定义美?” 她们是导演、设计师、演员、歌手、画家、摄影师、雕塑家…… 她们谈论了艺术、美、欲望、身体、暴露、名声、羞耻、死亡, 性、厌恶、吸引、反叛、灵性、种族、性别。 她们创造了她们自己,也塑造了我们今日所见之世界, 理解她们的事业、冒险与创作,是重新观看和理解女性力量的过程。 ※难以复制的艺术“小蓝书”! 阿布拉莫维奇工作室艺术总监心血之作,知名译者于是精译精注,新锐设计师汐和操刀整体装帧 上百条详细注解,当代艺术的跨界全书! 一蓝到底!三边书口喷蓝,内文专色蓝+黑印刷; 半透明电化烫印工艺,泛出象征灵感、女性、创造的彩虹光晕; 多幅拍立得相片,亲密捕捉艺术家们的自然瞬间; 玉龙雅光纯质纸,丝滑质地,全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