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汉史

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汉史
作者: 编者:覃仕勇|责编:王新
出版社: 吉林文史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汉史
ISBN: 9787547267196

作者简介

覃仕勇,广西博白县人,酷爱读书写字,广西作协会员。著有《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晋史》《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唐史》《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元史》《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明史》《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清史》《历史里的隋唐英雄们》《大唐王朝惹了谁》《两宋时代的牛人》《这才是岳飞》《大东汉》《奏折上的晚明》《天崩地裂三百年——两晋南北朝的泣血悲歌》《功夫皇帝赵匡胤》《一代名相狄仁杰》《隐忍与抗争》《明灭》《是谁在抹黑明朝》《醒醒吧,太平天国不太平》等多部历史著作。

内容简介

卫青的成功之路 随着一茬儿又一茬儿的山羊从幼小到长大,卫青也长成了一个小伙子。 谁都没有料到,这个小伙子竟然长得俊朗挺拔、英气逼人。 英气逼人的卫青想通了一件事:如果自己继续日复一日地在这儿放羊的话,那么,一辈子也只能是一个牧羊人,没有未来,没有明天。 他决定了,离开这儿,回到母亲那儿———平阳侯府。 回到平阳侯府,即使自己只是做府上的一名奴仆,那也比在穷乡僻壤里放羊强得多。 卫青的这个想法,是**正确的。 他刚回到阔别数载的侯府,就因为长得高大帅气,一下子被平阳侯曹寿的夫人平阳公主看中,留他在府中做自己的骑奴。 虽说骑奴也是奴隶,但得看是谁的奴隶。 平阳公主是谁呀?汉景帝刘启与皇后王娡的长女,今上汉武帝刘彻的同胞长姊! 做上了公主的骑奴,就意味着可以见到、接触到许多上层贵族——甚至说,见汉武帝本人也不是没有可能。 有一次,平阳公主就带着他——当然——还有其他一大群奴仆,去行宫甘泉宫觐见弟弟汉武帝。 虽然这一次卫青没能见到皇帝,但也算接触了上层社会,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许多见识。 说来奇怪,有一个正在做苦工的囚徒,见了卫青,眼前一亮,低低喝彩道:“大贵人!你是贵人,做官直至封侯。” 卫青不信,笑道:“我是奴仆的儿子,不被人打骂就满足了,哪里还去想封侯的事呢!” 的确,卫青既是奴仆的儿子,自己也是奴仆之身,封侯对他来说,那不但是遥不可及的事,也是不敢想象的事。 他能做的,就是认真生活,认真做事,认真把握好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次机会。 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到灞上祭祀,入平阳侯府散心,歇息期间,偶然看上了卫青的三姐卫子夫! 这一年,窦太皇太后废除了汉武帝的建元新政,亲自点将,让自己所信任的人为三公,掌握朝政,汉武帝的心情郁闷极了。当他看到表演歌舞的卫子夫,仿佛找到了心理上的宣泄口,当晚就临幸了卫子夫。 第二天早上,汉武帝带卫子夫回了皇宫。 卫子夫得宠,并且身怀龙胎,卫青就跟着沾光,从平阳公主府调到建章宫当差。 建章宫是新建的宫殿,还未竣工,在宫中当差的人成千上万,卫青身列其中,并不起眼。 但就在这样的不起眼中,卫青不妄自菲薄,不自轻自贱,虚心向其他人请教,学了一些文化知识,懂得了许多上层阶级的礼节,也结交了许多很好的朋友。 这其中,有一个叫公孙敖的人不可不提。 公孙敖,义渠人,*初以郎官身份侍奉汉武帝,此时也在建章宫供职,为人豪爽,讲义气,能为朋友两肋插刀。 幸亏有公孙敖这样的朋友,不然,卫青就“报销”了,也就谈不上破虏封侯了。 事情是这样,卫子夫的得宠,就不可避免地激怒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陈皇后陈阿娇(成语“金屋藏娇”就来自于她)。 陈阿娇是汉武帝的姑妈、汉景帝的姐姐、大长公主刘嫖的女儿,虽然贵为皇后,但一直未能给汉武帝生子,她看着卫子夫的肚子**天隆起,感到了***的恐慌,恐怕卫子夫生下男孩,那样孩子就会被立为太子,而自己的皇后地位就会被取代。但卫子夫正在受宠期间,不好对她下手,怎么办? 陈阿娇找母亲刘嫖诉屈。 刘嫖一听,当即发飙:居然有人敢跟你争风吃醋?看老娘不灭了她! 但听说卫子夫已有身孕,此时动手就是一尸两命,搞不好,刘彻(汉武帝)还不跟老身拼命? 刘嫖冷静下来,得,先让卫子夫再蹦几天,但这口气不能不出,她不是有一个弟弟在建章宫上班吗?咱就拿她弟弟开刀,杀鸡给猴看! 刘嫖连借口也懒得找,直接派人把卫青抓了起来,准备处死。 卫青不过是个无名之辈,刘嫖身为**的母亲,如果没有意外发生,刘嫖杀卫青就跟捻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 关键时刻,是公孙敖拔刀相助,仗义相救。 公孙敖天不怕地不怕,听说自己的拜把子兄弟遇难,二话不说,召集了几个平日里和卫青一起结交下的生死兄弟,呼啸而来,杀散看守,把卫青救出,并给汉武帝送信,告知此事。 汉武帝闻知此事,大为震怒,连夜召见卫青,任命他为建章宫监、加侍中衔,让卫青做自己的皇宫卫士长兼贴身随从 这么一来,刘嫖再也奈何不了卫青了。 考虑到卫子夫除了卫青这一个弟弟,还有母亲及其他的兄弟姐妹,为了保证卫子夫的母亲和这些兄弟姐妹的安全,汉武帝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他们全召进宫来,数日之内连赏千金。 不久,汉武帝封卫子夫为夫人,将她的大姐卫孺赐婚于太仆公孙贺;二姐卫少儿赐婚于詹事陈掌(汉初名臣陈平的曾孙);任命卫青为太中 大夫,秩比千石。 卫青及其一家,真是因祸得福。 太中大夫,汉文帝朝名臣贾谊就曾经担任过,属于朝廷高参,可以参与朝廷在外交、内政、战争等重大决策的讨论。 在这个职位上,卫青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才能,特别是在对待匈奴问题上,他眼光独到,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并多有与众不同的建议,特别对汉武帝的胃口。 ◆依据史实,正史野读。本书全景再现了大汉朝的崛起、兴衰和没落,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一段壮阔恢弘的历史,讲述了大汉朝的传奇。 ◆全书运笔自然,语言风趣精炼,风格媲美《明朝那些事儿》。为大家揭示楚汉争霸、枭雄陨落、大汉崛起、庙堂之高、疆场之远、后汉起落历史真相。 ◆作者多角度、深层次解析大汉王朝,带领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去细细品味那盛世的荣光,倾听那华丽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