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的国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 幕末之国 一、江户幕末 “幕末”指日本历史上作为国家权力中心的江户 幕府执掌政权的末期阶段。嘉永六年六月三日(1853 年7月8日),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官佩里将军,率领 舰队抵达江户湾口,以武力威吓幕府开国通商,引发 “黑船来航”历史事件,被认为是幕末期的始点。庆 应四年(1868),日本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宣 布变革国家体制,被认为是幕末期的终点。 “幕末”没有严格的定义,学术研究上对幕末的 终点存在各种不同解说。例如,庆应三年十月十四日 (1867年11月9日)德川庆喜实施大政奉还日;庆应 四年四月十一日(1868年5月3日)江户开城日;明治 二年五月十八日(1869年6月27日),幕府军在“戊 辰战争”中败北降伏的战争终结日;明治四年七月十 四日(1871年8月29日),明治政府宣布“废藩置县 ”,实施一元化行政改革,幕藩体制完全终结日,均 被理解为江户幕府的终结和明治时代的始点。 史学界在政治层面上的视野,对幕末存在三大见 解。(1)幕末只是一个单纯过渡的政治体。(2)幕 末是异样的独自的政治体。(3)从国际关系史的视 角考察,幕末被定义为“近代”的范畴。幕末与近代 西洋列国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踏入了西洋近代 体系的边缘。从幕末将军的封建体制到明治天皇为主 权者的帝国主义国家体制,幕末这个带有近代色彩的 封建政治体和明治维新国家的政治体,事实上维系着 千丝万缕的续存关系。因此在日本史上,论及明治时 代,通常用“幕末·明治”来总括这段近代史。 二、黑船来航事件 十八世纪末,北方的俄国人为了达到向远东扩张 和进出北美大陆的目的,意图将日本列岛作为补给基 地。1791年,幕府下达“宽政令”,对前来的俄国船 只实施了严格的临检。1806年,幕府发布“文化令” ,大幅缓和了相关政策,对遭难漂流的俄国船给予了 帮助。1808年,英国军舰“菲同”(Phaeton)号无 视日本地方官的制止,强行登陆长崎,发生了抢夺事 件,震惊了幕府。1825年,幕府发布了强硬的“文政 打払令”,指示海防炮台,只要沿岸看到外国船只就 可以开炮攻击。1837年,在“打払令”的强硬背景下 ,外国船只数次接近日本列岛,都遭到海防炮台的攻 击,被迫退去。1840年后,清国林则徐禁烟和鸦片战 争失利的消息传至幕府,幕府分析认为,清国败战是 因为没有可以海战的海军。清国的事件动摇了幕府一 直以来的海防政策。1842年,幕府撤销打払令,发布 了稳健的“天保薪水令”,转换了以往的强硬政策, 冷静应对来航的外国船只。 1845年4月17日,美国捕鲸船驶进浦贺湾,送还 他们救出的22名遇难日本渔民。捕鲸船进入湾内即被 130艘日本警护舟团团围住进行调查。事情速报至幕 府,老中首座(“老中”系江户幕府官职,统领政务 )阿部正弘同意了美国船只入港的要求。1846年7月 20日,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官贝特尔(JamesBiddle ),奉命参加美国与墨西哥的战争,率领3艘军舰从 清国回国,取道日本请求补给,成为最初来日的政府 使节。贝特尔要求日本开国通商,遭到江户幕府的拒 绝。1849年3月,美国军舰“普雷布鲁”号为解救在 北海道遇难漂流的美国船员专程来日,事情在短期内 得到了和平友好的解决。库林舰长返回美国后在报刊 上严厉驳斥了一直以来媒体宣传日本人虐待美国船员 的不实报道。以上三次与美国交涉经验,使幕府对美 国人产生了好感。美国1776年才从英国的统治下独立 出来,虽然是一个历史短暂的新兴国,但是美国人的 思维方式给日本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与此同时,致力 于崛起的美国人已经认识到,要想确保东亚贸易的太 平洋航路,保障汽船燃料、水、食料等物资的补给, 日本列岛可以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寄港地。 1852年11月24日,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官佩里将 军,率领当时世界最大的军舰“密西西比”号(排水 3220吨,舰长76米,乘员268名),单舰出航前往清 国。其任务是受总统委托前往日本,表面上是学术调 查,实际上是担负军事和外交的目的。十九世纪中叶 ,产业革命扩大的欧洲列强,产品面临大量输出的需 求。各国纷纷抢占东南亚市场,抢先获得与他国竞争 的优势。海外竞争处于劣势的美国,为了扩大市场的 竞争力,确保航道安全,把注意力投向了东亚。佩里 出发前发布了公报,欧美各国的文人、学者、旅行家 踊跃报名,争相要求参加考察,均被佩里谢绝。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