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奇鉴赏辞典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专业的文学鉴赏辞典编纂机构,曾策划编纂了上海辞书出版社“古文观止与诗歌三百首鉴赏”系列以及“中国文学名家鉴赏”系列等精品图书。 本书作者集合了中国古典小说研究数十位专家,如董乃斌、周先慎、侯会、陈惠琴等。"
内容简介
"【精彩书摘】 枕中记 沈既济 开元七年,道士有吕翁者,得神仙术。行邯郸1道中,息邸舍,设榻施席,摄帽弛带,解囊而坐。俄见旅中少年,乃卢生也。衣短褐,乘青驹,将适于田,亦止于邸中,与翁共席而坐,言笑殊畅。久之,卢生顾其衣装敝亵,乃长叹息曰:“大丈夫生世不谐,困如是也。”翁曰:“观子形 体,无苦无恙。谈谐方适,而叹其困者,何也?”生曰:“吾此苟生耳,何适之谓?”翁曰:“此不谓适,而何谓适?”答曰:“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吾尝志于学,富于游艺,自惟当年,青紫可拾。今已适壮,犹勤畎亩,非困而何?”言讫而目昏思寐。时主人方蒸黄粱为馔,共待其熟。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 …… 【鉴赏】 此作是唐传奇早期名篇,作者沈既济,约生活于唐代宗至德宗时代。为宰相杨炎赏识,被荐为官,由协律郎而左拾遗、史馆修撰,在当时以史才著名。后因杨炎在政坛失势而遭贬谪,数年后才被任为礼部 员外郎,并终于此位。 也许因为饱尝和熟知政坛官场的险恶,《枕中记》表现出对仕宦之途的深刻失望和厌倦。这篇小说利用了前人创作中的某些因素和大体框架,加入大量唐代生活内容,并将其充分小说化,成为一个全新的作品,其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大大超过了前人。 南朝宋人刘义庆所编《幽明录》有个焦湖庙祝的故事,写到庙祝有一个神奇的枕头,枕上有条小缝,人着此枕,便会进入小缝,去到另一个世界,实现自己好婚美宦的愿望。当然,梦醒之后,是一切皆空,在面前的仍然是那个有条小缝的枕头。 《枕中记》的构思显然与焦湖庙祝故事有关,但敷演得更为自然细腻、有声有色。作为创作主体,沈既济已超越了以往作家单纯记录的模式,发挥了更大的艺术创造性,以致把自己的生活感受、遭际经历和个性气质都熔铸于小说的字里行间。 小说中最早出场的人物是道士吕翁,作者把他设计成一个“得神仙术”的老者,他的形象是“摄帽弛带,隐囊而坐”,俨然一个有道高人。 他与卢生偶然相会于邯郸道上的旅舍中,在请卢生入枕做梦之前,二人有一番对话作为导引和铺垫。卢生因“衣装敝亵”而叹息,吕翁却说他身体“无苦无恙”,够舒适的了,由此引出卢生对志向的阐述:“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而卢生的这一心声,正是发生以下情节的根本推动力,有此一笔,就把小说描写的整个事件放到了较高的思想起点上,为加强卢生理想破灭时心灵震撼的强度作好了准备。等到吕翁拿出枕头来,小说又对枕头和卢生入枕过程描写道:“其枕青瓷,而窍其两端。生俯首就之,见其窍渐大,明朗,乃举身而入,遂至其家。”凡此种种都是焦湖庙祝故事所没有的,而写出了这些,叙述就有了层次,变得具体充实而丰满。传奇和志怪的文体差别,于此等处可见一斑。……(董乃斌) " 【编辑推荐】: 唐人传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重要文学现象,为历代读者所喜爱。本书选录唐传奇经典作品120余篇,邀请古典文学名家鉴赏品评,为您诠释唐人传奇小说奇的风采神韵,带您领略除了诗歌之外,唐代人在虚构世界中的所创造的幻诡谲和奇情壮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