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山海经

这就是山海经
作者: 陈连山//叶舒宪|绘画:花花生生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98.00
折扣购买: 这就是山海经
ISBN: 978730267452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 《山海经》是怎样一 部古代奇书? 20世纪以来,中国的文 化生活模式、思维模式发生 了非常大的变迁,人们对于 古代经典的认识和评价也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经典 的社会地位稳步上升,比如 过去不登大雅之堂的戏曲、 小说,都随着新文化运动, 成为越来越受人重视的一种 文学形式,地位逐步提高; 还有一些著作的社会地位在 下降,比如各种宗教著作, 古人对于宗教很重视,现在 无神论发展起来了,宗教性 书籍的地位就下降了;还有 一类经典的地位时上时下、 变化不定,比如儒家经典, “五四”新文化运动喊出口号 “打倒孔家店”,儒家的书被 人瞧不起,但是随着近几年 的“国学热”,儒家的著作又 重新被人们重视起来。 《山海经》是个例外, 跟前面几种情况都不一样。 在古代,虽然它被称作“经” ,但是被大家看作志怪小说 ,不能登大雅之堂。“五四” 新文化运动之后,《山海经 》才被当成了神话宝库,成 了中国文学的源头,所以它 的社会地位是“一步登天”的 。 《山海经》究竟是什么 性质的书? 那么命运突然发生重大 变化、“一步登天”的《山海 经》究竟是本什么样的书? 是神话宝库还是地理志?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 山海经》的性质。《山海经 》是中国最早的地理志,现 存的《山海经》共18卷,主 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 是《山经》(也叫《五藏山 经》)5卷,第二部分是《 海经》8卷(包括《海外四 经》《海内四经》),第三 部分是《荒经》和单篇《海 内经》5卷,加在一起是18 卷,总字数大约31000字。 目前可见的最早版本是 南宋时期著名“四大诗人”之 一尤袤的刻本《山海经传》 (意为《山海经》注解), “传”是指郭璞(两晋时期著 名文学家、训诂学家)对《 山海经》作的注解,目前仅 存孤本,保存在国家图书馆 ;其次是元代书法家曹善的 抄本《山海经》,作为书法 作品保存下来,保存在中国 台湾故宫博物院。此后,明 清时代的版本有数十种,以 上版本都是18卷,内容基本 一致。 我们先从现在可见的最 早的《山海经》的版本开始 讲起,西汉伟大史学家司马 迁的《史记》最早记录了《 山海经》的书名。在司马迁 之后,到了西汉末年,刘歆 (西汉经学家)整理了国家 图书馆的图书,第一次对《 山海经》进行了全面整理, 因为这是个特别重要的工作 ,所以整理完了之后他上呈 给皇帝阅览。 《山海经》的作者是谁 ? 再往上追溯,《山海经 》的作者是谁?刘歆在整理 完《山海经》之后,写了一 篇《上(山海经)表》,探 讨了《山海经》一书的作者 。他认为这本书的作者是协 助大禹治水的益和伯翳。大 禹是中国古史传说中奠定了 夏王朝的圣人。传说在舜帝 时代,洪水泛滥,大禹率领 益和伯翳等人,足迹遍布天 下,三过家门而不入,彻底 治理了洪水。大禹还为天下 的名山大川逐一命名,那些 小的山川河流就由益和伯翳 来命名,碰到特殊的植物、 动物,也由益和伯翳来辨别 它们的性质。 益和伯翳跟着大禹走遍 了天下,把他们的见闻记录 下来,这就是《山海经》。 按照古史传说,没有任何一 个人的经历能超过大禹以及 大禹的部下,大禹的助手在 大禹治水过程中把见闻记录 下来,写成了《山海经》。 但是考古学到目前为止,还 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大禹 是夏朝之前为夏朝奠定基础 的人,整个夏朝都没文字, 夏朝之前怎么可能有文字? 没有文字,益和伯翳又是怎 样写成《山海经》这本书的 ?所以,刘歆的说法是一种 传说,传说并不可信。 那么,《山海经》的作 者到底是谁?学术界对此颇 有争论。我认为可能是周天 子手下的一批官员,过去叫 “王官”,《山海经》是这些 王官创作的。在春秋战国时 代,《山海经》又被后人修 订、补充,最后可能成书于 战国时代。但学术界有的人 说是在战国中期,有的人说 是在战国晚期,甚至还有个 别人说是在汉代。《山海经 》在汉代成书是不成立的, 普遍认为该书是在战国时代 最后定稿的。但是在之前有 一个很漫长的创作、修订的 过程,所以大致上说《山海 经》应该是周代人创作的。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