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纪念馆故事/中国纪念馆故事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电报稿:电波声里定乾 坤 1948年10月12日夜里12 点,山东曲阜华野司令部的 灯光闪烁,报务员手捧着刚 刚译好的电文在门外立正高 喊:“报告502首长,西柏坡 来电。”502是华野代司令员 代政委粟裕的代号。此时, 粟裕正站在巨幅地图前沉思 。 半个月前,粟裕曾致电 中央。那是9月24日清晨, 济南战役就要结束的那天, 粟裕向中央提出了“举行淮 海战役”的建议。粟裕将这 个战役分成两个阶段:第一 阶段攻占淮阴、淮安,第二 阶段攻占海州、连云港,这 样可以改善中原战局,迫使 国民党军退守江边,为将来 渡江创造条件。这就是淮海 战役名称的由来,也是战役 最初设计的规模。第二天, 粟裕接到了中央“举行淮海 战役甚为必要”的复电。但 在复电中,毛泽东强调:第 一阶段要打徐州以东的黄百 韬兵团,第二阶段打淮阴、 淮安,第三阶段打海州、连 云港。可以看出,毛泽东和 粟裕的战略指导思想是一致 的,都是为了歼灭国民党军 有生力量,加速解放战争的 进程。但毛泽东在粟裕建议 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了战役的 规模,因为两淮的国民党军 并不多,黄百韬却拥有4个 军。同时,中野方面也在第 一时间表示将吸引住西面的 国民党军,配合华野作战。 这样,就为两大野战军后来 的协同作战奠定了基础。此 后,粟裕在曲阜主持召开华 野前委扩大会议。围绕首歼 黄百韬兵团的作战目标,会 议讨论了淮海战役的作战方 案。大家一致认为,应直接 分割围歼黄百韬兵团。12日 下午,华野将作战方案报告 了中央。 已是深夜,粟裕仍在焦 急地等待中央回复。就在这 时,中央的电报来到了。 粟裕赶紧接过电报,打 开一看,并非是对12日华野 报告的回电,而是毛泽东在 11日起草的《关于淮海战役 的作战方针》。由于电报收 发的时间差,中央和华野的 电报大概是在空中擦肩而过 了。 粟裕仔细地阅读着。电 报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进 一步明确先打黄百韬兵团的 首战目标;第二部分是作战 步骤:打完黄百韬后,打海 州和两淮之敌,战役的3个 阶段用两个至三个星期完成 ;第三部分是作战方针:以 5到7个纵队攻击,其余担任 打援或牵制;第四部分是作 战方法:打黄百韬应以2个 纵队打1个军的方法。 看罢电报,粟裕十分兴 奋,他召集华野前委进行了 讨论,并将讨论意见于13日 上报中央。11月14日,粟 裕接到了毛泽东对12日、 13日华野报告的复电。 这次的指示更加具体, 明确指出了各个纵队的作战 任务,对战役的指导思想给 予了鲜明的表述:解放军的 目的就是要钳制徐州敌人主 力,集中优势兵力先歼黄百 韬兵团;电报还提出了中野 对华野的配合作战和后勤保 障等。应当说,这封电报是 这一时期中央和前线指挥员 意见的综合和完善。 尽管如此,在接下来的 十多天里,中央和华野、中 野方面仍在通过电报进行讨 论。14日,17日,20日, 21日,28日,30日……前后 方电报往来频繁,一串串密 集的无线电信号,一道道无 形的电波,穿梭在西柏坡和 淮海前线。“完全同意”、“ 照此施行”的字眼不断出现 在毛泽东的电报里。淮海战 役的作战方案不断完善,特 别是毛泽东关于华野、中野 在同一时间发起攻击的指示 ,为造成围攻徐州的态势, 掩盖解放军作战意图和尔后 中野由配合转为直接参战、 两大野战军会师淮海奠定了 基础。 当然,此时的淮海战役 还不是决战的规模,但作战 方针和指导原则以及首歼黄 百韬的作战目标都在战役中 得到了完全实现。战役发起 后,战场形势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中央军委和淮海前线 指挥员根据战役发展,因势 利导,推动着淮海战役向更 大规模发展。首歼黄百韬兵 团,继歼从河南增援的黄维 兵团,再歼徐州杜聿明集团 ,淮海战役从华野的东线歼 敌作战演变成了华野、中野 对国民党军南线主力进行的 一场战略决战。 今天,淮海战役已过去 了66年,但老一辈革命家实 事求是、民主决策、团结协 作、敢于负责的伟大精神, 却似一座丰碑,永远熠熠生 辉。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