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的眼镜——小说细读十二讲》

《堂吉诃德的眼镜——小说细读十二讲》
作者: 张秋子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70
折扣购买: 《堂吉诃德的眼镜——小说细读十二讲》
ISBN: 9787532184774

作者简介

张秋子,云南昆明人,南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比起“教外国文学的”或“专业读者”,更想做“向绝大多数人打开文本的人”。

内容简介

不论读者是什么学科出身,都尽可以相信文学的力量:它门槛低, 但又能大大地调动个人的认识与判断储备参与其中,走向一个更为多元的阐释世界。 我希望这本讲稿能稍微打破专业与业余之间的界限。 文学是自由的,解读也是。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的那个著名的开篇就是同时在描述循环的时间与空间:“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句话之所以高明,在于它将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缝合到了相对应的空间坐标里:过去是在看冰块,现在在说这句话,以后在受刑。 许多读者都看过《变形记》,只记得里面活人变虫子的荒诞不经,但可能忘记了一个细节,它让这种荒诞里有了温度,有了一丝压实的感觉:虫子还是要盖被子的。 日常生活的至尊地位在小说中获得了一种永恒的保证——简? 爱永远在你翻开书的时候,讲述着她与庄园男主人的爱情纠葛;福尔摩斯永远在你翻开书的时候,带着华生勘察犯罪现场。小说中的人物永远在等候你,它们不会变,就像你周围的日常不会变一样。 只有文学,为恶做传。 我一直觉得,文学阅读是从感觉开始的,用我们的鸡皮疙瘩来阅读、用我们的寒颤来阅读,然后,再经由思维,最后达到自由——对文本解读的自由,对生活理解的自由。 由于人的情感能量是有限的,也往往只会附着在“共情”策略下的某个主要人物身上,所以有可能就会产生一个比较意外的结果,我称之为“情感漏洞”:你没法关注和在乎所有遭遇痛苦的角色。 小说对真实与确定性的无限渴望,恰恰因为生活本身是强烈不确定的。读好小说,永远都比过好日子更为简单。很可能,法国作家纪德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才会说,文学写作是晦暗的,因为,与生活相比,它是可以删除涂改的。 ★ 打通专业与业余隔膜的小说课堂,向普通读者传授读小说的手艺——作者张秋子身为青年大学文学教师,常年接触本科新生,对于如何引领新手读者进入文学之门颇有心得。内行看门道,小说读法有奥妙。 ★“新手友好”的文学入门指南,课堂场景生动还原——书中收录了课堂上的学生反馈,读来如临其境。与同学们共读小说,互相激发,乐趣不亚于读小说本身。 ★ 用鸡皮疙瘩和寒颤阅读小说,重新打开经典小说文本——许多难以亲近的文学名著,在张秋子的解读下也变得亲切有趣。而且本书不是要教给读者这些名著的“标准答案”,而是充分尊重个人的阅读体验,让文学名著不再高不可攀。 ★ 用侦探的眼光破解小说真相;读故事,也读讲故事的方法——小说的乐趣不只在于故事,玩味讲故事的方法可能更加有趣。一般读者恐怕难以深入其中,张秋子教你如何提炼、拆解小说机关,破解小说之所以有趣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