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绩效
作者简介
司小爱,女,中共党员,副教授,高级供应链管理师,大学本科,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会计学专业。近年来,指导学生技能比赛获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2项,2020年、2021年两次获得“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2021年获得甘肃省“园丁奖”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内容简介
"任务一物流成本认知 经济的发展使科学技术与生产经营日益密切,企业一方面依靠科学技术积极开拓市场,另一方面注重管理,挖掘内部潜力,控制和降低成本。因而,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想大幅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必须注重对物流这个“第三利润源”的管理。而人们对物流管理的关心首先是从物流成本开始的,因此要完善成本管理体系,推动成本管理发展,以及加强物流在企业经营中的职能,进而加强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是物流的核心概念之一。如何计算物流成本?物流成本与传统的仓储运输费用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如何从宏观上认识我国的物流现状,也关系到具体物流实践的核算和评价。现代物流认为,物流成本的降低是企业获得利润的第三个源泉,物流成本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物流成本的含义 物流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使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进行实体流动的过程,是沟通原料供应商、生产厂商、批发商、零售商、物流公司及最终用户的桥梁。 在物流过程中,为了提供有关服务,要占用和耗费一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这些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即物流成本,也称物流费用。 物流成本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国家来说,都绝非一个小数目。国际社会是以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的。2021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6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46%,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占本国GDP的比重一般在10%以下。 物流成本包括物流各项活动的成本,是特殊的成本体系。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的全过程。它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环节有机结合,最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对于物流成本问题,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以指导实践,把物流成本管理提升到企业会计管理的高度,这样才能纳入企业常规管理范畴之内。从企业组织结构来看,有必要从根本上改变企业职能结构,成立诸如物流部、物流科等职能部门,如此才有可能对物流成本实行单独核算,并对物流成本进行系统分析与控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21),物流成本可定义为: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它是完成物流活动所需的全部费用。 " 本书从物流成本认知、物流成本预测与决策到物流成本控制、优化方法入手,将物流成本从单个企业的角度提升到供应链整体绩效的高度。为物流专业学生和物流行业从业人员提供物流成本优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