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作者简介
任大霖(1929—1995),浙江萧山人,曾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 任大霖先生是我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上一位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著名作家,以散文和短篇小说的创作著称。他的作品篇幅精短,而内涵深刻;文笔简洁,而塑造出的众多生动有趣的形象却留有很多思索空间。 从他脍炙人口的少儿系列散文中我们能读到十分明快、欢乐的情怀。热爱自由的小小芦鸡,小狗阿蓝的喜悦和烦恼,把人看得大大的牛和把人看得小小的鹅……分别给人许多难忘的启示。由一只猫引发的悲喜剧,与年仅三岁的小朋友容容的友谊和交往等儿童小说,从点点滴滴的城市生活中寻觅到了绽开的美妙花朵。 任大霖先生的作品已成为我国儿童文学经典,这是由萧山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丰硕成果,是少年儿童接触优秀文学作品的范本。
内容简介
我跳起来,马马虎虎擦了下脸,拿上顶草帽就跟 着哥哥走了。 路上哥哥告诉我,今天合作社开割早稻,先割那 二十亩千斤田,这对周围的互助组和单干户是有示范 作用的。他说,社里能割稻的人全得参加,要割得快 ,割得好,不能糟蹋谷子。哥哥还说(大概是吓唬我) ,要是我不会割稻,可以去带领孩子们拾稻穗,拾稻 穗也给记工分的。我向他白白眼睛,说:“谁高兴拾 稻穗!虽说我没有割过稻,可是我一拿上镰刀就能熟 练的,我保证不比你割得差。” 到了田头一瞧,人可多哩!他们已经在割了。史 小芬也把裤脚卷得高高的,弯着腰在割。我走到田塍 头,看见赵大云和徐小奎站在那里。赵大云和我们同 班毕业的,但是他没投考中学,他早就决定要在家里 参加农业生产。 一会儿,振根叔来了。他先把我们打量了一会, 然后说:“你们没有做过庄稼活,今天倒要考考你们 了。” 我很快回答说:“振根叔,我保证考得上。去年 暑假我帮互助组割过一分田的稻哩!” 赵大云没有说话,徐小奎把士林布衫的袖口卷了 又卷,就这样,我们开始割起稻来。 我素来是个胆大的人,我一边割着,一边还觉得 自己割得挺不错。我记着哥哥的话,稻秆握得松一些 ,镰刀握得紧一些,手臂要灵活,一挥一簇,挺利落 的。我斜眼看了旁边的徐小奎一下,嘿,他落后了, 足足落后了五六尺远。后来,我看见他站在那里,在 石块上磨镰刀,一定是刀口割钝了。我割了一会又回 过头去,看见徐小奎还是站在那里,又卷起布衫袖口 来了。我一看就知道他是“考不上”了。我早就料到 是这样的。徐小奎从小被他妈妈娇养惯了,除了割割 羊草,什么活也干不了。我一边想,一边更加熟练地 割起来。我相信,我是三个人里面割得顶好的了…… 就在这时候,突然从我脚下跳出了一只蟋蟀。我 看得明明白白,那绝对不是一只牛屎蟋蟀,而是一只 真正的蛇头蟋蟀,可是跟牛屎蟋蟀一样大。 我扔下镰刀,扑过去捉住了那只蟋蟋。想不到它 狠狠地咬了我一口,我手一松,它就从手指缝里钻了 出去。我想,嘿,小宝贝,你是逃不了的,这里没有 什么石头缝。谁知道它三跳两跳,跳到我刚才割下的 一簇稻秆旁,一下就钻了进去。我火了,捧起稻秆来 就抖动,后来甚至把稻秆在地上打了几下。这小家伙 终于跌了下来,乖乖地被我抓进了手掌。我一边说: “小宝贝,别乱钻,我要封你做黑须大将!因为你的 须很长。”一边从袋里拿出个随身带着的小竹筒,把 “黑须大将”关了进去。可是当我站起来回头一看, 虽说我是个胆大的人,也不能不慌乱起来一一合作社 社长振根叔就站在我的背后。 “你在做什么?”振根叔微笑着问。 我觉得自己的耳朵根发热了,可是我还是很快地 回答说:“一只大蟋蟀,振根叔。这一定是只蛇头蟋 蟀,它的牙齿有毒。它能把福兴的红头大王打败的! ” “蟋蟀很好玩,我从前也挺爱斗蟋蟀。吕力喧, 我看,你还是去参加他们的小组吧。”他指指后边, “拾稻穗我们也记工分的。” 我急了,就说:“振根叔,我不去拾稻穗,我要 割稻。我……我保证以后不再在田里捉蟋蟀了!” 振根叔笑着说:“不在田里捉蟋蟀了,那很好。 可是我刚才检查了一下你割过的稻,你割得很快,只 是有些稻还原封不动留在地里哩!” 我说:“我保证再耐心些;我会学习好的。” 振根叔说:“我们要让你学习的,可是今天不行 ,因为这是千斤田,是有示范作用的。等别的田开割 的时候,你再学着割吧!” 结果我被赶上了田塍。幸好,徐小奎和赵大云也 已经坐在那里了。 “怎么样?”我说,‘好像我们三个人的运气都 不怎么好。” 徐小奎朝我摇摇手,他轻轻地告诉我:“别说风 凉话。赵大云的脚踝割开了,血流了好多哩!” 我一看,嘿,赵大云真的受伤了。在脚踝上贴着 一张观世音草的叶子,血还从叶子下往外淌。 我问:“怎么弄破的?” P3-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