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世界名著经典

巴黎圣母院/世界名著经典
作者: (法国)雨果|译者:王旭泉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9.48
折扣购买: 巴黎圣母院/世界名著经典
ISBN: 9787559421210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法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是贯穿他一生活动与创作的主导思想。他的创作期非常长,长达60年以上,其作品包括诗歌26卷、小说20卷、剧本12卷、哲理论著21卷,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以及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非常辉煌的文化遗产。而《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则是他最为经典的代表作。 1827年,雨果发表了韵文剧本《克伦威尔》与《<克伦威尔>序言》,其中,《序言》被称之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在雨果的文学论著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1830年他根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了第一个浪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它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战古典主义的胜利。

内容简介

距今三百四十八年六个月零十九天,那天,巴黎 市区、高校区以及郊区的居民都被回旋良久的万座钟 声所吵醒。 那一天是1482年1月6日,其实也不是什么值得历 史铭记的日子。一大早惹得全法国的钟声与市民不得 消停的,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既不是毕卡德人或 勃艮第人引起了骚乱,也不是大型的猎事活动;不是 拉斯镇上的学生们在组织暴动,也不是“我们那可畏 的国王”驾临此地,更不是巴黎法院在对男贼或女贼 实施大快人心的绞杀。当然也不是什么穿着浮夸而招 摇的大使来访(15世纪时,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就 在两天前,一组这样的使团(弗兰德大使奉命为法国 皇太子与弗兰德的玛格丽特公主缔结婚约)刚刚进驻 巴黎,波旁红衣主教很是窝火,为了取悦国王,一直 以来,他都得装出一副和善的态度,款待这群土得掉 渣的弗兰德长官们。为了让这帮人高兴,他还要在大 雨倾盆的时候在自家的波旁公馆请他们看“道德剧、 讽刺剧、喜剧”,弄得公馆门前那张奢华的幔帐淋得 不像样子。 就像约翰·德·特洛瓦(Jehan de Troyes)所解 释的那样,1月6日这天,搅得“所有法国人不得安宁 的”是主显节与狂人节这两大重要的节日,有史以来 ,这两个节日都是合并在一起庆贺的。 那一天,河岸广场会有一场篝火晚会,会在布拉 克小教堂树起五朔节花柱,会在司法宫会演一场神秘 剧②。前一天晚上,大教堂的人就已经在所有十字路 口通过喇叭通知了大家,他们身穿紫色无袖短驼毛呢 大衣,胸前画着白色的十字。 于是,男女老少这些市民们都纷纷锁上家门和店 面,一大早就从四面八方赶向三个指定地点中的一个 。 一个是篝火晚会,一个是五朔节,还有一个是神 秘剧。这里必须要强调一下,巴黎人多是闲人雅士, 所以绝大部分人会选择时下非常流行的篝火晚会,还 有人会选择到司法宫(法院)的大堂(屋顶与墙壁都装 修得很讲究)去看神秘剧,受好奇心的驱使,大家只 好冷落了布拉克小教堂仪式上那可怜的、被神圣之花 所围绕的五朔节柱子,任其独自在一月的寒风下瑟瑟 发抖。 聚集在法院附近街区的人尤其多,因为他们知道 ,就在两天前,弗兰德大使抵达此地打算观看神秘剧 ,还会出席同在此地举行的“愚人教皇”选举。 那天,要想进大堂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便当时 人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大堂(实际上,索瓦尔当 时还没有测量出孟达尔行宫大堂的大小)。司法宫广 场上人山人海,好奇心强的人透过窗户就能看到这一 壮观的场景;通往广场的5、6条街道就像很多条河口 一样,随时随地都在向广场涌入新的一股人潮。人潮 规模不断膨胀,从各个方向撞击着整个大堂,这里戳 一下,那里撞一下(像有很多海岬一样),俨然变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