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基础

物流基础
作者: 编者:马高梅//宋夕东|责编:徐妍
出版社: 中国财富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70
折扣购买: 物流基础
ISBN: 9787504775245

作者简介

"马高梅,女,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中级讲师,高级物流师,大学本科学历,工程硕士学位。多年来,一直担任一线教学,担任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仓储配送方向课程的授课任务。曾多次指导学生参加潍坊市、山东省的职业院校现代物流综合作业技能大赛以及潍坊市文明风采大赛,均获得一等奖。先后参与省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了国家级教学成果的申报获得二等奖。参与编写了《行销管理》《物流技术实务》《商品知识》《物流基础》等多本教材的编写。在此图书中担任主编。 宋夕东,男,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中级讲师,大学本科学历。荣获山东省优秀教师、潍坊市立德树人标兵、潍坊市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曾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潍坊市教学成果个人一等奖5次、个人二等奖3次。先后参与编写《山东省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山东省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山东省五年一贯制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参与编写的《网店运营理论与实操》《网络营销实务》《互动式课件开发与应用》等教材4本已多次印刷,被全国多所职业院校指定为专用教材。撰写的《校内公司式教学方法探究》获潍坊市三等奖。主持或参与“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背景下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双主体育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中等职业学校智能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大赛PDCA训练方法的研究与探索”等6项课题的研究和开发。"

内容简介

物流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之一, 它与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生活紧密相关,在产 业结构变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 在物流活动的轨迹里,它经历了形成、成长和发 展的历史过程。 (一)国外物流的发展 国外物流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 50年代) 这是物流发展的初期。物流萌芽的原动力是 商品经济的不断繁荣与发展,它与市场营销活动 几乎同时诞生,但最初人们还没有用“物流”一 词定义物流活动,因为当时生产力较低,物质产 品还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一时需要,商品的位移 在生产和运输上也无法实现。此时的物流活动比 较单一,还远远不能形成规模。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 至70年代) 这是物流发展的重要时期。20世纪60年代 ,美、日及欧洲一些国家在经历了资本主义黄金 时代以后,经济增长速度趋缓,迫使各企业不得 不开始重视内部管理以降低成本、增加销售量。 同时,由于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东盟等一大 批新兴市场的出现,国际贸易的竞争变得空前激 烈。随着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深入,企业逐渐意 识到让客户满意是实现企业利润的重要手段,为 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成为经营管理的核心要素, 而物流则是直接提供服务的重要途径,企业因此 更加关注物流。 第三阶段:合理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 80年代) 这是物流真正合理化大发展的时期。此时学 术界对成本、市场营销理念及存货理论的研究进 一步深入,科学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这些因素 都成为物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当时美国物流 管理协会召集了物流实业界和学术界的专家开展 对话和讨论,推动了物流过程的研究和物流管理 理论的发展,也推动了物流界各机构与其他组织 的联系与合作。 第四阶段:现代物流阶段(20世纪90年代 至今) 这是人类历史上科学和文化发展最迅猛的时 期。20世纪90年代,第三方物流出现,第三方物 流企业成为各种物流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技术的 进步,特别是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发展和普及, 大量相关的软件(如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各 种物流应用软件等)应运而生,大大提高了物流 经营和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互联网等网络技术的 进步,促使物流研究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至 《物流基础》中多个项目的名称运用了人物化的方式形象地描述该项目的内容。每个项目被分解为若干个教学任务,提出了“任务目标”;通过“任务情境”的描述提出具体任务,并介绍“相关知识”;最后,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实施任务。另外,书中除了穿插有“想一想”小栏目外,还在每个任务的“应用训练”中设计了“基础知识练习”、“实践练习”和“拓展阅读”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