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角下绿色发展的宣传策略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11021/17/20211021174051170.jpg)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64.00
折扣价: 43.52
折扣购买: 文化认同视角下绿色发展的宣传策略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ISBN: 9787229157685
重庆市社科学规划项目。作者邓亚秋,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大学教育学博士,主持完成和正在主持的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研究年度课题等7项,在《学术界》《毛泽东思想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篇,获重庆市思想教育教育研究会“纪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三十周年”论文三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得西南政法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1项。
三、功能主义视野下的文化认同 本书中的文化认同指社会成员凭借自主性和能动性对特定文化进行学习、认知、理解和评价,从心理和精神层面建立自身与特定文化之间稳定的联系,对蕴含其中而又合乎自身欲求和愿望的价值和意义给予赞成、同意、践履的建构性行为,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成员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的民族精神标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自身心理和人格结构,并且自觉以它们规范自身行为、评价事物的过程,主要回答的是新时代历史方位下“我们是谁”的问题,是对所有社会成员在共筑中国梦过程中所形成的对本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充分肯定,是对当代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它构成凝聚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也是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 社会成员的文化认同具有助推和加速社会变革的功能。纵观中国历史尤其是19世纪以来的历史,文化认同一般伴随着重大社会变革。与追求国富民强者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面向西方寻求脱困突破口相应的是近代工业的开办及农业社会开始分崩离析;与新文化运动、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相应的是国民革命阶段到来与封建帝制的彻底覆灭;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兴起、新中国成立相应的是相对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现代工业国家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