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法华经(听佛说最圆满的佛法)/图解经典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宝塔信仰 佛教中的宝塔 宝塔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建筑,它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从印度传 入中国的。宝塔原来是埋藏舍利子的地方,但是现在它已经走出了佛教的 范围,成了一种传统的东方式建筑。 塔的由来 塔是中国随处可见的建筑物,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塔并不是中国 的“原产”。实际上塔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从印度“引进”中国的。 “塔”是根据梵文音译来的一个词,本义是坟墓,是古代印度高僧圆 寂后用来埋放骨灰或舍利子的地方,也有的塔中收藏着珍贵的佛像、佛经 等物。 塔已经成为一种极富东方特色的建筑类型,尤其在中国,它得到了很 大的发展,已经基本脱离了印度的原貌,成了中国的典型建筑。 塔的种类 从外形上看,最早的塔主要是方形的,后来逐渐演变为六角形、八角 形和圆形等多种形状的;从建塔的材料上来看,最多的是木塔和砖塔,此 外还有铁塔、铜塔、石塔、琉璃塔等,如果有供养珍贵的舍利子等要求, 还会建造小型的金塔、银塔、水晶塔、珍珠塔。按照结构来分,塔又可分 为楼阁式、亭阁式、密檐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等。 在现代汉语中,“塔”还有另外的含义,如比萨斜塔、艾菲尔铁塔、 金字塔、电视塔等,它们虽然也叫“塔”,但是与上面提到的佛教中的塔 意义不同。 应该指出的是,即使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塔,也已经超出了佛教的范 围,因为有很多塔已经与佛教没有关系,而只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样式。 佛教中的宝塔信仰 关于佛教中建塔的传统,还有一个小故事。 那还是世尊在摩揭陀国的时候,有一位居士请世尊到家里来接受供养 ,于是世尊带上诸菩萨、声闻、天龙八部等去居士家。 在路上,他们经过一个花园,世尊看到了一座被杂草所包围的破旧不 堪的塔,发现那座塔居然发出了五彩的光芒。世尊走到那座塔的前面,塔 立刻发出了赞叹声:“善哉!善哉!” 让众人更没想到的是,世尊竟然流下了泪水,顶礼这座塔,然后绕塔 三圈,又把自己的上衣脱下来覆盖在塔上。大家一直认为世尊是世界上最 尊贵的人,为什么他还要如此对待一座普普通通的塔呢? 世尊知道了大家的疑惑,就说出了敬塔的因缘。原来这座塔叫“一切 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塔”,塔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全身舍利的总 和,塔就是诸佛的化身,在塔中有八万四千个法门。经过世尊的开示,在 场的弟子们都明白了其中的因缘,也都纷纷顶礼并绕塔三周。他们中很多 人都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证得了很高的果位。 当年释迦牟尼佛涅檗后,留下了无数舍利子,有八个国的国王分了这 些舍利子,带回本国建塔供养。后来阿育王打开这些舍利塔,重新分为八 万四千份,又建造了八万四千座宝塔,把它们分散到各地,促进了佛教的 传播。 供养佛塔的功德 宝塔本身就是诸佛舍利,所以供养宝塔会有很大的利益,为此释迦牟 尼佛还专门说了一部经《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该经上说:若能建造或 供养宝塔,就能“不为一切毒药所中,寿命长远无有横死,究竟当得不坏 之身,一切鬼神不敢逼近”,“若犯四重及五无间极重罪业悉得消灭”。 类似这样的利益还有很多。 《僧祗律》中说,如果有人用百千黄金布施给别人,就会获得很大的 功德,但是还不如用善心礼佛塔的功德大。《譬喻经》举出了造塔的十种 果报:不生于偏远之地,不会贫困,消除邪见,可得十六大国之王位,延 年益寿,可得金刚的保护,可得广大福德,可得佛菩萨的慈悲,具足智慧 ,可往生十方净土。在《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中说 ,如果有人能在塔前以一香、一花供养宝塔,就能消灭八十亿劫中积累的 生死重罪,而且生前能避免各种灾难,死后可投生到佛家。这种功德不可 谓不大了。 正是因为供养宝塔有这么大的功德,所以在很多寺院里都建有塔,它 们多数建在寺院的后面,往往是一个寺院的象征。 宝塔涌现 展示佛土的真实面貌 释迦牟尼佛为了召回在十方世界说法的分身诸佛,运用神通力,把自 己的娑婆世界变得庄严清净,并增加了无量无边的新佛土。 多宝佛的发愿 灵鹫山上涌现出一座宝塔,世尊为弟子们解疑,述说了多宝佛的因缘 。这位多宝佛在成佛前曾经发愿,说当未来有佛说《法华经》时,他的宝 塔要显现,为说法的佛陀作证。但是多宝佛不能轻易现身让弟子看到,除 非说法之佛答应他的一个“条件”,就是说法的佛陀要把自己在十方世界 的分身诸佛集合于一处,“然后我身乃出现耳”。 佛土的真实面貌 释迦牟尼佛运用神通,把自己在十方世界中的分身诸佛都召回灵鹫山 。只见世尊眉间放出白毫光,此间的娑婆秽土忽然变成清净佛土,琉璃为 地,宝树庄严,道路上有黄金做的护栏,曼陀罗花遍布各地,没有杂乱的 村落城市,到处点燃着大宝香,到处悬挂着宝铃,真是一个清净美妙的佛 土。娑婆世界的其他众生也都被转移到了其他地方,只留下了灵山法会上 的听法者。这是一个何等庄严清净的佛土!没有四恶道,没有种种不净之 事,人们也没有种种不净的念想。 分身佛的聚集 这时弟子们通过世尊眉间的白毫光看到了十方诸佛的世界。每个世界 的分身佛正在为弟子说法,他们听到了释迦牟尼佛的召唤,就暂停说法, 来到娑婆世界供养多宝如来的宝塔。 分身诸佛各带一大菩萨来到灵鹫山,在高五百由旬的宝树下结跏趺坐 。由于分身佛太多了,所以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都坐满了还容不下所有的分 身佛。释迦牟尼佛为了容纳无量分身诸佛,以神通力扩大佛土,一下就增 加二百万亿那由他的佛土,这无量的佛土都清净无比,没有地狱、饿鬼、 畜生、阿修罗四恶道。尽管如此,还是接纳不了来集的分身诸佛,于是释 迦牟尼佛又扩大了二百万亿那由他的佛土,使这些佛土变成同一佛土。这 次刚好容下了分身诸佛。分身佛都来到灵鹫山上之后,释迦牟尼佛才打开 了多宝佛的多宝塔,升入虚空中说法。 P14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