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设计原理

钢结构设计原理
作者: 编者:白泉//盛国华//金生吉|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52.00
折扣购买: 钢结构设计原理
ISBN: 9787302663591

作者简介

"白泉,男,1973年12月出生,吉林梨树人,博士,副教授。1997年7月本科毕业于东北大学矿山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2003年起在东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学习,分别于2006年3月、2009年7月获工学硕士、博士学位。 教学方面,分别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土木工程施工、钢结构设计原理、建筑力学、建筑施工、结构随机振动等多门课程,教学效果良好,连续多次被评为教学质量A级;主持省级教改课题2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3项;获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主参编教材5部,其中2部获省级规划教材(优秀教材)。曾多次获校教学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科研方面,主要致力于随机荷载分析与模拟、结构动力可靠性、工程结构抗震以及新型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主持横向课题2项,参与研究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已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其中EI检索1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批专利2项。"

内容简介

第3章〓钢结构的连接 3.1连接的基本知识 钢结构是由钢板、型钢通过连接组成基本构件(如 梁、柱、桁架等),各构件再通过一定的安装连接而形 成整体结构(如厂房、桥梁等)。在钢结构中,连接占有 很重要的地位,设计任何钢结构都会遇到连接问题。连 接的加工和安装比较复杂、费工,连接合理与否对结构 的造价、安全和寿命均有很大的影响。 3.1.1钢结构对连接的要求及连接方法 连接部位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延性,被连接构 件间应保持正确的相互位置,以满足传力和使用要求。 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连接的设计应与结构内力分析时的假定一致 ; (2) 结构的荷载内力组合应能提供连接的最不利 受力工况; (3) 连接的构造应传力直接,各零件受力明确, 并尽可能避免严重的应力集中; (4) 连接的计算模型应能考虑刚度不同的零件间 的变形协调; (5) 构件相互连接的节点应尽可能避免偏心,不 能完全避免时应考虑偏心的影响; (6) 避免在结构内产生过大的残余应力,尤其是 约束造成的残余应力,避免焊缝过度密集; (7) 厚钢板沿厚度方向受力容易出现层间撕裂, 节点设计时应予以充分重视; (8) 连接的构造应便于制作、安装,综合造价低 。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主要有焊接、铆接、螺栓连接和 轻型钢结构用的紧固件连接,如图31所示。 图31钢结构的连接方法 (a) 焊缝连接; (b) 铆钉连接; (c) 螺栓连接 ; (d) 紧固件连接 3.1.2焊缝连接 焊缝连接(简称“焊接”)是现代钢结构最主要的连 接方法,它不仅是钢板或型钢组成各种钢结构构件的基 本连接方法,也是各种钢结构构件间连接的一种重要方 法。因此,焊接在整个钢结构的制造和安装作业中的工 作量都占有很大比重,对钢结构工程的建造工期和工程 成本有着重大影响,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工程可 靠性。 1. 钢结构常用的焊接方法 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 用填充材料,使工件达到结合的一种方法。 根据焊接过程中金属所处状态的不同,焊接方法一 般可分为熔化焊(熔焊)、压力焊(压焊)和钎焊。 熔焊是焊接过程中,将焊件接头加热至熔化状态, 不加压完成焊接的方法。在加热的条件下增强了金属的 原子动能,促进原子间的相互扩散,当被焊金属加热至 熔化状态形成液体熔池时,原子之间可以充分扩散和紧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有关科研和工程设计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