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译文】 卫鞅想实行变法,秦国的贵族都不高兴。卫鞅对 秦孝公说:“老百姓,不能与他们商量开创的计划, 却可以与他们分g成功的快乐。谈论崇高道德的人, 与普通人无共同语言,建功立业的人也不与普通人商 议。所以圣人如果能够强国,就不必效法旧的传统。 ”甘龙反驳说:“不是这样。按照现有的制度来治理 ,才能使官员熟悉制度,让百姓安居乐业。”卫鞅说 :“普通人只知道习惯于旧有的习俗,学者往往只沉 湎于自己的所知,让这两种人做官守法可以,但不能 和他们商讨在旧制度之外创业的事。有智慧的人制定 法规,蠢笨的人只会*制于人;贤德的人因时而变动 礼法,品行不好的人只会拘泥于现成的礼法。”秦孝 公说:“说得好!”便任命卫鞅担任左庶长,*终确 定变法的法令。法令规定,老百姓以五家为伍,十家 为什,互相纠发监察,牵连入罪。告发揭露奸佞罪行 的与斩获敌人首级的享*同等的奖赏,不揭露告发坏 人坏事的与叛国投敌的同罪。荣立战功的人,一律享 *上等爵位的奖赏。因为私利而争斗的人。各因情节 的轻重而处以不同的刑罚。专心从事农业生产,耕田 织布而收获粮食多、织的布匹多的人,就免除他的徭 役。从事工商业的以及因懒惰而贫困的人,把他们的 妻子儿女都收为奴隶。宗室没有*功的不再列入宗室 的属籍。明确地位尊卑、爵位高低、俸禄多少的等级 ,并因为各自等级的不同而分配田宅、臣妾和衣服。 立有大功的人荣宗显祖,没有功劳的人即使很富有也 不能铺张。 法令已制定完备但尚未公布,卫鞅担心民众不相 信,于是在国都的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 招求民众有能把它移置北门的,就赏给这个人十金。 民众感到奇怪,无人敢去搬。卫鞅又说:“能移到北 门去的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杆搬到了北门,卫 鞅就给予他五十金。卫鞅于是颁布变法法令。 变法法令颁行一年后,秦国民众前往都城谈论新 法让他们不便的数以千计。在这时候太子也触犯了法 令。卫鞅说:“新法不能推行,是从上层的人开始违 犯的。太子是国君的继承者,不可以施以刑罚。将太 子的老师公子虔处以刑罚,将太子的另一个老师公孙 贾处以黥刑。”第二天,秦国民众听说后都遵从了法 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路不拾遗,山上没有了盗贼 ,民众勇于为国而战,畏惧进行私斗,乡下城镇都非 常安定。秦国民众当初说新法不便的,有些又来说新 法便利。卫鞅说:“这些都是扰乱法令的人!”把他 们全部放逐到边疆。此后,民众无人敢议论法令的是 非。 臣司马光说:信誉是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宝。** 靠民众来保卫,民众靠信誉来保护;无信誉无法役使 百姓,没有民众便无法守卫**。所以古代称王天下 者不欺骗天下人,建立霸业者不欺侮四方邻国,善于 治国者不欺骗他的民众,善于治家者不欺诈他的亲人 。只有不善于治国、治家的人才反其道而行之,欺侮 他的邻国,欺骗他的百姓,甚至欺诈他的兄弟,欺凌 他的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 败亡。靠欺骗所占的便宜救不了致命之伤,所得到的 不能弥补其所失去的,难道不痛心吗!当年齐桓公不 违背与曹沫所订立的盟约,晋文公不贪图*打原地的 好处,魏文侯不背弃与虞人的约会,秦孝公不中止对 移动木杆之人的重赏。这四位君主的治国之道不是纯 粹**,而商鞅尤其称得上刻薄了,又处于争战*伐 的乱世,天下尔虞我诈、角于勇力,尚且不敢忘记树 立信誉以收服民心,又何况是**政治修明、社会安 定时期的当政者呢! P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