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史料丛书:农业农村改革](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40815/11/20240815110143881.jpg)
出版社: 中国工人
原售价: 132.00
折扣价: 77.88
折扣购买: 中国改革开放史料丛书:农业农村改革
ISBN: 9787500880271
一、我国农村改革开放发展历程 我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事业,是以冲破人民公社体 制、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为突破口的。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将党的工 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标志着改革开 放的正式展开。在这次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 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虽然总的指导思想上还 是坚持和改善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与 邓小平在此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的使“生产队 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的想法有着不小差 距,但它毕竟在政策上启动了农村的变革,允许在生产 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产计酬 。从此,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广,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促进了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的实施、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农产品流通体 制也开始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一)农村市场化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农产品统购统销制 度进行渐进式的改革,在从根本上不触动统购统销制度 的条件下,有计划地提高农产品价格,逐步减少统购统 销农产品的品种,放开集市贸易,允许部分农产品议购 议销和自由购销。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我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 它打破了企业就地取材、加工销售的限制,劳动力、原 材料可以跨地区流动,农村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起来。1984年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 部和部党组《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同意 将社队企业名称改为乡镇企业的建议,并提出了发展乡 镇企业的若干政策,以促进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截至 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到8805万人,产值达 到4764亿元,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农村经济结构出 现历史性变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推进农村改革的 过程中,我国面临着一系列层次比较深、涉及面比较宽 、需要从国民经济全局高度来统筹考虑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