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四十自述(图文典藏版)
作者简介
胡适(1**1.12.17—1962.2.24),汉族,徽州绩溪人。原名嗣穈,昵称穈儿,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之一,胡适是**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内容简介
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又是当家的后母。这 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家中 财政本不宽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大哥从小 就是败子,吸鸦片烟,**,钱到手就光,光了就回 家打主意,见了香炉就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就拿出 去押。我母亲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 费的数目。但他总不够用,到处都欠下烟债赌债。每 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每人一盏灯笼,坐 在大厅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厅的两排椅 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 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做不曾看见这一 群人。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我母亲才走后 门出去,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 一点钱。做好做歹的,这一群讨债的才一个一个提着 灯笼走出去。一会儿,大哥敲门回来了。我母亲从不 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 。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 大嫂是个*无能而又*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 能干而气理很窄小的人。她们常常闹意见,只因为我 母亲的和气榜样,她们还不曾有公然相骂相打的事。 她们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 人难看;二嫂生气时,脸色变青,*是怕人。她们对 我母亲闹气时,也是如此。我起初全不懂得这一套, 后来也渐渐懂得看人的脸色了。我渐渐明白,世间* 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下流的事莫如 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 ,她*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大哥的女儿比我只 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料总是和我的一样。我和她有小 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 。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了,她们生气时便打骂 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 听。我母亲只装做不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 ,便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或 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 句嘴。 每个嫂子一生气,往往十天半个月不歇,天天走 进走出,板着脸,咬着嘴,打骂小孩子出气。我母亲 只忍耐着,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她也有她的法 子。这**的天明时,她就不起*,轻轻的哭一场。 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 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先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 声来。我醒了起来劝她,她不肯住。这时候,我总听 得见前堂(二嫂住前堂东房)或后堂(大嫂住后堂西 房)有一扇房门开了,一个嫂子走出房向厨房走去。 不多一会,那位嫂子来敲我们的房门了。我开了房门 ,她走进来,捧着一碗热茶,送到我母亲*前,劝她 止哭,请她喝口热茶。我母亲慢慢停住哭声,伸手接 了茶碗。那位嫂子站着劝一会,才退出去。没有一句 话提到什么人,也没有一个字提到这十天半个月来的 气脸,然而各人心理明白,泡茶进来的嫂子总是那十 天半个月来闹气的人。奇怪得很,这一哭之后, 至少有一两个月的太平清静*子。 我母亲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 感情的话。 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 家五叔是个 无正业的浪人,有**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 中有事总请 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了我 母亲耳朵里, 她气的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 质问他她给 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了她的极大 极深的影响。 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 在这广漠 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如果我学得 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 的和气,如 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十九,十一,二十**。P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