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中国(中国大熊猫纪实)](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928/13/20230928130054189.jpg)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6.80
折扣购买: 熊猫中国(中国大熊猫纪实)
ISBN: 9787559435934
赵良治,笔名羌笛,四川雅安人。 中国作协会员、原雅安市文联主席,长期在宣传文化部门工作。 发表纪实文学、散文逾百万字,作品获四川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奖项。 研究大熊猫文化三十多年,创作“熊猫三部曲”——《国宝传奇:大熊猫百年风云揭秘》《震不垮的熊猫家园》,以及全新长篇纪实《熊猫中国:中国大熊猫纪实》。
第一章 远古遗产 一、动物界“活化石” 祖籍西蜀雅安,周边重重大山,青藏高原近在咫尺。 自己这辈子的人生轨迹,始终没跳出这片狭窄天地,属于 典型的山里人。 山外世界精彩纷呈,山里日子平淡无奇。毫无遗憾, 因为有大熊猫为伴。方圆百来公里范围,几个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外加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 研究基地,国宝数量惊人。 有此渊源,痴迷大熊猫,几十个寒来暑往,耗费半生 精力,行走于国宝的世界,领略黑白二色魅力,其乐无穷 。 几年前,我从成都出发,再次沿南方丝绸之路南下。 本意拾遗补缺,踏访过往未曾深入探究的古道遗迹,毕竟 几千年历史文化,够得反复品味。 习惯使然,无论走到哪座城市,第一站非博物馆莫属 。殊不知,步入保山市博物馆二楼展厅,惊喜突如其来— —一具硕大的熊猫骨骼化石,迎面挡住去路。 由于各种原因,考古现场发现的熊猫化石零散,主要 是牙齿、颅骨等,类似这么完整的骨架难得一见。直觉告 诉我,应该是距今八千年前后、生活在全新世早期的熊猫 ,才具有同当今大熊猫相仿的个头。 一旁的文字资料,表明我判断无误。 这具腾冲市江东山小水井落水洞发现的化石,由于年 代较近,石化程度不够,准确的称呼该是“亚化石”。化 石还是亚化石暂且不论,称之为“现生熊猫”,已然板上 钉钉。 回想起有一次行走古道,意外之喜,巧了,也是同熊 猫化石不期而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南丝路研究逐渐升温,文物部门 组织考察,我有幸又一次参加。 公路糟糕车况差,沿途颠簸满面尘土,黄昏时分,抵 达禄丰县城。 众多巴蜀同行远道而来,其中不乏专家级人物。贵客 临门,禄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忙前忙后,不亦乐乎。 第二天一大早,直奔主题,参观博物馆去也。 一如云贵高原的所有县城,街道狭窄房屋老旧,一路 行来,看不到像样的楼房。唯有新落成的禄丰博物馆,三 层高楼砖混结构,可谓鹤立鸡群,分外抢眼。 博物馆主要陈列禄丰出土的恐龙化石,包括恐龙厅、 古生物厅、古猿厅、青铜器厅等,展品多档次高,布展考 究。小小一座县城,冷不丁胃出这等规模的博物馆,很是 计人刮目相看。 馆长前边引导,亲自解说,宝贝的来历一件件道来。 展柜角落,摆放着十来颗臼齿化石,不显山不露水。 所长解释说足始熊猫化石,来自八百万年前的中新世,采 用同位素检测,误差忽略不计。遗憾在于,几十年过去, 每次发掘出土的除了臼齿还是臼齿。同行者的关注点,显 然在古滇国青铜器矛、钺、剑一类,熊猫纯属题外话,晃 一眼听一下就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