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小霸漫游语文世界 四年级上

学小霸漫游语文世界 四年级上
作者: 沁园 张敬峰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学小霸漫游语文世界 四年级上
ISBN: 9787540496630

作者简介

主编沁园,北京大学文学硕士。曾任《中国文化报》编辑、记者,千龙网主编。现为酷读文化总策划,青少年图书资深编辑、撰稿人。 主编张敬峰,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全国知名青少年写作赛事及语文在线教育公司CEO,参与策划多部中小学语文教育图书。 本册编著者王云超,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自由撰稿人,多部青少年读物的作者。

内容简介

一 观潮 一眨眼的工夫,上下带学小霸来到了浙江海宁。 “第一站,我们先去浙江海宁看钱塘江大潮。”上下开门见山地说。 学小霸抱着上下的颈子,看到大潮还没有来,那岸上已经是人头攒动了。他有点儿激动,催着上下快快降落找观景的地方。 “别急啊,不能光看热闹,你得知道自己看的是什么呀!钱塘江会出现如此奇伟的大潮,与入海口的形状有关,”上下慢悠悠地说道,“钱塘 江外的杭州湾,是一个外宽内窄的喇叭状海湾,杭州湾外的江面宽度约 100 千米,海宁盐官镇一带的江面宽度却仅有3 千米。” “这么看,的确像个喇叭。”学小霸说。 “待到海水涨潮之际,大量海水从宽阔的‘喇叭口’涌入,被迫叠进迅速收窄的水道,流到大夹山附近,又被河底的大量泥沙淤积形成的拦门沙坎拦阻,形成高耸陡立的骇人涌潮。”上下解释说。 “怪不得课文一开头就说‘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么看,的确很厉害!”学小霸说。 “是啊,这第一句话也是表现课文中心意思的中心句,起到了揭示文章中心的作用。它能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的中心意思。”上下道。 学小霸和上下登上了海塘大堤,学小霸看着钱塘江、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小山和人群,赞叹说:“大家都在不同的地方等潮来,作者写得很有条理,把各个地方都写到了。” 上下点点头,说:“不仅如此,作者在这里还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先写海塘大堤的静态画面,你看,这里有宽阔的钱塘江,有屹立的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有远处的几座小山;随后,作者写了在海塘大堤上昂首东望的人,这是动态画面。这样不仅能表现出海塘大堤完整的形貌,还能表现出动态的变化。用这样的写法,就把景观写活了。” “我很喜欢‘屹立’这个词,”学小霸说,“用‘屹立’来形容江边的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显示出一种又高又稳的力量感。” “你听,潮来了。”上下说。 学小霸侧耳细听,果然听到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作者在形容响声时,说它们好像‘闷雷滚动’。”学小霸小声说。 “对,注意到了吗?作者把潮水的声音比喻成滚动的闷雷,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大潮从远处到来时的声音,也暗示了钱塘江大潮气势宏伟,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上下说。 这时,观潮的人们也兴奋起来,大家踮起脚向东望去。 “上下,你看,大家都很激动!” 学小霸也有点儿激动。 “是啊,作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在第三自然段写了观潮人群的热烈反应,如‘人声鼎沸’ ‘踮着脚’‘人群又沸腾起来’,通过这些间接描写,衬托出大潮的雄伟壮观。” 这时,人群突然发出了沸腾之声,原来是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 了一条白线。 学小霸看到那条白线向大堤移来,它的速度快极了,在翻滚前行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粗。 “浪来了!”学小霸盯着那白浪,眼见它翻滚而来。 “作者把白浪比喻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江潮浪头高耸的特点。”上下适时提示道。 “真的是一堵墙啊!让人看了又激动又有点儿紧张。”学小霸大声说。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上下背诵出课文中的句子。 学小霸有点儿激动,当他把书中的句子和眼前的大潮、耳畔的潮声结合在一起时,他觉得这样的表达实在很美妙。 从2016年开始,“部编本”语文新教材在全国中小学陆续投入使用。新教材顺应教育改革方向,不仅对课文篇目,同时也对学习、教学方式和知识结构做出大幅度调整。相应的,如何理解新版教材课文选取思路、如何更好地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如何掌握与课文相关的周边知识、如何从课文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更广阔的阅读,必然会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热切关注的问题,并产生极大的需求。同时,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阅读,部编本教材总编温儒敏教授就提出,想要学好语文,就需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可见,阅读决定一个人的“眼界”,阅读的“数量”、“广度和“深度”,对学好语文至关重要。一个孩子想成为语文这个学科的学霸,光满足于课本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 《学小霸漫游语文世界》系列,正是为了帮助小学生开拓视野,扩充知识面,用阅读的方式提升对语文课的兴趣和能力,补充学习语文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