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季候
作者简介
章方松,浙江温州人,布衣作家,曾出版文学与学术著作十余部。喜欢孤独对视星空,结合自身情感体验,感悟人类与自然对话,以文字阐述人性人伦人道之情怀,博采众长,由博返约,以博驭约,开辟散文创作新思维。其作品蕴意着深厚的中国人文精神内涵,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美学意境。
内容简介
立春 乡村的月夜很美,美得清静又朦胧。清静时像是 一幅木刻的画,线条简练而宁静;朦胧时像是一幅中 国画,水墨交融间迷茫又悠远。清静与朦胧只是一种 意象,内在却是蕴含着静谧与和谐。这种清静,是清 清的静,静静的清。田野、小桥与人家,清清地、静 静地沉浸在水乡缥缈又清澈的世界里。 我们家的四合院就坐落在这一片平坦开阔的原野 水乡里,坐东朝西,屋后是一片百草园。院子左边是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悠悠的河水缓缓地流向东海。 四合院前是石板路。过石板路,左边是一座娘娘宫, 再走个五十来步是一座东岳庙。 四合院的右边是一座十来米高的土坟墩。土坟墩 朝右走二十来步是一座五瘟殿。祖父是讲究风水的, 可为什么选择院落介于寺庙与坟墩之间呢?祖父认为 屋前的这条石板路,是永嘉场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 将来道路两旁要是建成民居,那么此地就会成为经营 商业的要地。为此他还请教过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说 ,隔路如隔山,尽管对面是寺庙和坟墩,但隔了马路 ,就无碍于风水了。 听别的老人说,在我还没出生时,我的这位充满 传奇色彩的祖父,因病突然不辞而别,还有我的两个 哥哥也是跟着他一起走了。当时乡里就传出了很多闲 话,但是,这一切并未妨碍我们家族的发展,一直人 丁兴旺,家运亨通。 这座有五间楼房的四合院,由我的父辈兄弟四房 人家分住。父亲是老大,祖母去世后,母亲仿佛成为 这座大宅门的女主人。每天早晚的门台门,总是由母 亲开和关。门台门高大笨重,身材娇小的母亲,每次 都要艰难地抱着大门闩,插上上门闩,按下下门穴, 然后再挂上铁钩。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过。 夜色朦胧,月上梢头,母亲点燃三炷清香,站在 小凳子上踮着脚,将三炷清香正正中中地插到挂在屋 檐下大灯笼外的小孔里。无论朦胧的夜晚,或是星疏 月夜,灯笼外的三炷香火永远点点闪烁。 有时候,母亲会在灯笼里面插上一支红蜡烛。红 蜡烛与灯笼上由红纸剪成的“三官大帝”四个字相互 映衬。亮堂堂的灯笼照亮了屋檐的走廊,使整个宅门 光明一片。点好三官灯香烛,母亲走向天井,向西闭 目朝拜诵经,一是保佑天下太平,二是保佑全宅家门 福吉,三是保佑孩子健康成长。这是母亲一生中每天 必做的功课,虔诚如一。 立春伊始,万象更新。 年前立春过年暖,过年立春二月寒。 立春大似年。 母亲翻开皇历,第一件事要看何月何日何时是立 春日。立春那天,母亲总会这样唠叨:“立春三日, 百草发芽。”立春是下雨天,她会说:“立春落雨到 清明,一日落雨一日晴。” 母亲很重视迎春仪式。到立春,她便将自己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