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觞与辉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成就与贡献

滥觞与辉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成就与贡献
作者: 朱永新/著
出版社: 漓江
原售价: 79.80
折扣价: 51.90
折扣购买: 滥觞与辉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成就与贡献
ISBN: 9787540794859

作者简介

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教 育学会会长,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苏州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 基金项目并多次获奖;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教育论文400余篇;16卷本“朱永新教育作品”等专著版权输出至美国、韩国、日本及阿拉伯国家等。 他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寻与执着行动,感动了千千万万人,屡屡被评选为 “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中国教育60年60人”、 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华十大财智人物…… 他于2000年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 吸引了全国各地很多学校加盟实验。新教育的理念与行动,深刻改变了众多师生的 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

内容简介

聆听大师的声音(卷首诗) 沐浴着五千年的文明 我走近教育大师的身边 在汗牛充栋的典籍中间 我聆听他们智慧的声音 我聆听孔子 他的“有教无类”开创了私学的先河 他的“性近习远”张扬了学习的意蕴 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指引着历代教师前行 我聆听《学记》 从“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从“长善救失”“教学相长”到“教之所由废”“所由兴” 千余字的“微言”却道出了教育的“大义” 我聆听韩愈 他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他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弟子不必不如师 一篇《师说》已成为历代无数教师的座右铭 我聆听朱熹 《白鹿洞书院学规》是古代学校管理的条例 《朱子读书法》至今不减当年的风韵 著名的“鹅湖之辩”仍然为知识分子们怀念 我聆听大师 体味那科举的创立与变迁 慨叹着书院的特色与贡献 我渴望:古老的教育思想能够不断发展、历久弥新 导论:我们为什么需要教育思想史 当人们研究和回顾人类教育历程的时候,总是十分关注人类教育历史中波澜壮阔的教育事件,以及一些影响人类教育发展进程的具有决定意义或开创性的教育制度以及教育法规、政策等,对教育史中的一些伟大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却不太重视。其实,在人类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轨迹中,无论是教育事件的发生还是教育制度的形成,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任何时代的教育家,都是用其所在时代的语言或案例阐述过去已经讨论过的话题,与过去的伟大教育家进行心灵的对话。因此,对历史上伟大教育家教育思想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对于我们了解教育发展历程,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说,在世界文明史上,这些伟大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形成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思想内容,是进一步推动人类教育发展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对这些教育思想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他们的教育思想观念进行扬弃,对于我们做好当前的教育工作大有裨益。 第一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大约在一百多万年以前,中国就已出现了原始人群。与此相应,原始的教育形态也初见端倪。我们的祖先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把劳动和生活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这便是最初的教育活动;而当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自身的教育行为时,最原始的教育思想的萌芽就已经产生了。虽然我们无法与先人对话,无法猜忖先人的教育思维,但借助考古的发现,我们对远古的教育亦可窥斑见豹。而文字与学校的出现,则使我们真正有可能把握古代教育思想的源头活水。 ...... 1. 一丹奖获得者朱永新眼中的中国当代教育及发展建议 2. 朱永新,新教育倡导者,教育的观察者和改革探索者 3. 以老百姓看得懂的语言谈教育,直面问题并积极思考 4. 系统呈现分析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