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史记(共6册)

地图上的史记(共6册)
作者: 编者:陈绍棣|责编:韩刚立//陈菁//王德超//刘敬雅
出版社: 山东友谊
原售价: 216.00
折扣价: 136.10
折扣购买: 地图上的史记(共6册)
ISBN: 9787551620314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 陈绍棣,男,河南省唐河县人,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师从著名历史学家张政烺先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周、秦、汉史,文物、考古。

内容简介

黄帝战蚩尤 黄帝,是远古时代少 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 名轩辕。传说他一生下来 就聪慧早熟,在襁褓之中 便能开口说话,长大后纯 朴稳重,见识广博。 当时,原本统治着黄 河流域的神农氏已经日益 衰落,各部落之间征战不 休,生灵涂炭。于是轩辕 日夜操练士卒,率军征讨 那些不来朝贡的部落首领 ,周围的部落纷纷俯首称 臣。一些部落无法忍受炎 帝的欺凌,选择前来归附 。轩辕选择恩威并重的统 治策略,一方面以德服人 ,赢得越来越多部落的支 持;一方面加强训练,使 士兵像巨熊猛虎一样英勇 善战。在阪泉的郊外,轩 辕终于击败炎帝的军队, 逐渐统一了黄河流域。 蚩尤勇猛残暴,不愿 服从号令。轩辕又组织起 各部落的联军,在涿鹿的 野外与蚩尤展开了激烈的 交战,最终擒获蚩尤并把 他杀死。这样,各部落全 都支持轩辕取代神农氏为 天子,因为他在位时有象 征土德的瑞兆,而土色为 黄,所以他被称作“黄帝” 。 平定四方 黄帝统治初期,时常 发生部落叛乱。为了维护 统一,黄帝便率军前去征 讨,每平定一个地方后都 会很快离去,再前往下一 个是非之地。往东抵达东 海,登上丸山和泰山;往 西来到空桐,在鸡头山上 举目远眺;往南渡过长江 ,途经熊山和湘山;往北 在釜山之巅与各地部落首 领会面,在涿鹿山下营建 城池……黄帝如此周而复 始地劳累奔波,从来没有 在哪儿享受过一段安宁的 时光。 为了维护刚刚获得统 一的天下,他根据天地法 则和阴阳变化来研究国家 兴亡的道理;任用风后、 力牧、常先、大鸿等有才 能的人来辅佐自己治理各 地,给他们册封的官职全 部用“云”来命名,就连军 队也号称‘‘云师”;设置左 右大监,负责监督各个部 落;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 来推算历法,告知百姓时 辰和节气,以便作息和耕 种;不辞辛苦地亲自劳动 ,乐于把自己的私人财物 与百姓共享;对于公共财 富则精打细算,努力节省 开支。 颛顼和帝喾 黄帝住的地方被称为“ 轩辕之丘”,当时是华夏 民族统治的中心。黄帝有 一位妻子来自西陵部族, 名叫嫘(lei)祖,因为发明 养蚕缫丝而被后世尊为“ 先蚕圣母”。嫘祖生了两 个儿子,一个是居住在江 水的玄嚣,也就是青阳, 他的孙子高辛日后将成为 天子,便是帝喾(ku);另 一个叫昌意,住在若水河 畔,他的儿子高阳在黄帝 死后做了天子,即颛顼 (zhuan xu)帝。 颛顼文静睿智、通情 达理,是一位德高望重的 天子。他带领人们种植庄 稼、养殖牲畜,努力发展 生产,同时以礼仪教化民 众,以武力征服四方,但 凡日月照临的地方,无不 虔诚归附。颛顼死后,他 的侄子、黄帝的曾孙高辛 继承了帝位,史称帝喾。 像曾祖父当年一样神奇, 高辛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 的名字。他明辨是非,体 察入微,充分了解百姓的 疾苦;穿着朴素、大公无 私,像雨水浇灌农田一样 将政策的恩泽不偏不倚地 施予每一个人。普天之下 没有谁不心悦诚服。 帝喾死后,儿子挚继 位,但一生没什么突出的 政绩。另一个儿子放勋在 二十岁时即位,他便是名 垂千古的帝尧。 遴选接班人 尧凭借伟大的人格魅 力使各部落亲密无间、团 结一心;官员们职责明确 ,政绩卓著的总能及时受 到肯定和表彰;还有专人 负责观测天文,以更加精 准地确定适合播种、收获 的时节。在尧的精心治理 下,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尧知道自己总有离世 的一天,想早日确定一个 符合自己预期、能尽心为 天下服务的接班人。有人 说:“您的儿子丹朱聪明 懂事,似乎可以继承大业 。”尧摇了摇头:“唉,丹 朱嘛,他这个人争强好胜 ,没有谦让的美德,是不 能用的!” P11-13 透过地图读《史记》,以史为鉴品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