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街/乡愁里的童年
作者简介
王一梅,国家一级作家。苏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全国儿童文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出版图书上百余册,代表作有《鼹鼠的月亮河》《会飞的青蛙》《城市的眼睛》《书本里的蚂蚁》等。作品多次被选入小学生语文课本,并多次被译成英文、韩文出版。作品获第十届中宣部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五届国家图书奖等国家级奖、冰心儿童图书奖以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奖项。 王一梅的创作深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儿童观的影响,使其作品富有多元化的主题、丰富的想象力等特点,主张以爱来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具有真正的人文关怀。
内容简介
一、醒来的老街 黎明之前,唐丽听见西面传来脚步声,“啪嗒——啪 嗒——”从无边的黑夜中传递过来,很规律也很踏实,像 在敲着大地的鼓。响了一夜的田鸡和纺织娘的声音弱了, 断断续续。 唐丽的阿婆老早就醒了,点亮灶台上的一盏油灯,柔 和的红光照亮灶台的一个角,刷锅,扫地,点柴禾,灶堂 里飘出一团灰烟,唐阿婆嘀咕一声:“柴受潮了。”灶头 上的事忙完,就开始忙门窗,支起其中一扇木窗,卸下一 扇门板靠在墙上,墙上有一个门牌号:合欢西街1号,唐阿 婆取下挂在屋檐下的篮子,篮子里是前几日挖的红薯,放 进灶堂里煨。此刻,星星依然挂在天上,但不再是墨墨黑 ,远处的天边泛着一些微光。唐阿婆吹灭了油灯。 多年以后,唐丽想起自己的阿婆,总是想到那盏黑夜 里的小油灯,茶色的玻璃瓶里装着煤油,瓶盖中间有一个 孔,一股棉线从瓶盖外一直垂到煤油中,只要瓶底还有油 ,红色的火苗就能跳跃起来。 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唐丽都会和阿 婆一样早早醒来,迎接合欢街黎明的到来。 乡下的农民来了,起先只有脚步声,接着是轻轻说话 ,窃窃私语,再后来就忘记要轻声了。 “早啊,傺哪走得实梗慢。”走在后面的人和前面的 人打招呼,一听声音,就知道,前面走着的是米落村的“ 温吞水”,不过说话间他已经落后面了,“温吞水”这个 人总是这样,很早就出门,笃悠悠走在前面,也不知道啥 时候被别人一个一个超过了。 “啊,僚总是顶顶早,不过傺的衣服好像正反穿丁倒 了。”“温吞水”一看超过他的是洪爷叔,他总是看不惯 洪爷叔性子急,每次都能挑出毛病。 洪爷叔一个“急刹车”停下,一边把汗衫正反换好。 一边还问:“洪爷叔,倷阿晓得,孙兰花去哪了?” 孙兰花是唐丽的隔壁孙好婆,合欢西街1号隔壁,要么 是2号,要么就没有门牌号,算奔牛村了,奔牛村再过去, 才是米落村。 孙好婆是从奔牛村嫁到米落村的,头发总是用黑色网 巾罩住,蓝士林的包头巾,露出一点头发,用红色头绳扎 着。夏天的时候,红色头绳就换成了白兰花。腰间系着一 条蓝士林黑色滚边围裙。这是她自己做的,这几年,针线 活不怎么做了,就用缝衣针穿了蚯蚓捉鳝鱼,一根缝衣针 到了她的手里,绣花或者捉鳝鱼,真正是无所不能。 洪爷叔和孙好婆是远房亲戚,所以知道她去了哪儿, 回道:“哦,孙好婆被她儿子接走了,她儿子出息了,不 回转了,如今又有了小囡,孙好婆就到莫城去了。” “可惜了。”“温吞水”说,“孙好婆这样的人在乡 下是花好稻好,进城去,不等于进了笼子吗?” 洪爷叔不乐意了:“僚瞎三话四的,人家是去享福的 。” 像“温吞水”和洪爷叔这样边说话边走路的人很多, 他们的大嗓门不知不觉吵醒了合欢街。本来他们说他们的 ,唐阿婆自顾自做活。但他们在说孙好婆,唐阿婆隔堵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