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喝糊粮酒的倔老头(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金品典藏)/少年文艺典藏书坊

爱喝糊粮酒的倔老头(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金品典藏)/少年文艺典藏书坊
作者: 少年文艺编辑部
出版社: 少年儿童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爱喝糊粮酒的倔老头(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金品典藏)/少年文艺典藏书坊
ISBN: 978753249552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母亲会造两种酒,红薯烧酒和糊粮酒,半是为着 供应父亲,招待客人,半是为着给我们三姐弟筹措学 费,添置新衣。 造红薯烧酒,先要将红薯蒸熟,倒在大脚盆里降 温,捣成烂糟,加入糊粮酒和饼药搅拌一通,搁在瓦 缸里发酵个把月,这才舀到灶上的大铁锅里,用盖锅 扣住;然后在灶边摆两条长凳,凳上放置冷凝缸,缸 壳是双层的,内壳和外壳之间有一指宽的夹缝,外壳 靠近缸底是茶壶嘴,另一头是拳头大的气孔——盖锅 上也有这样的气孔,两个气孔用一根胳膊长的木筒相 连;接下来,缸内盛满冷水,灶下生火,大铁锅内产 生的蒸汽通过木筒进入冷凝缸的夹缝,就会被那一大 缸冷水凝成酒液,从茶壶嘴源源流出。那头是带馊味 的红薯糟,经过一个看不见的内部世界,这头出现了 香香的烧酒,小男孩拉尿一样淅淅沥沥,多么神奇呀 ! 在乡下,造红薯烧酒前后经历那么长的时间,动 用那么多物什,算得上一项大工程,一家人都要出力 。红薯储藏在镇郊茶山上的地窖里,父亲负责把红薯 从地窖起出,挑回家。母亲,我们家的美酒工程师, 把其余事务统统揽下,也派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任务给 我们三姐弟,主要是挑水、把红薯捣成糟和烧火蒸酒 。捣糟是一项快乐的工作,我们往往是一边捣,一边 挑选金黄色的红薯心当点心吃。烧火蒸酒的时候,冷 凝缸边上会放一只调羹,当茶壶嘴有头子酒流出,就 要不停地品尝。尝酒关系到酒的品质,非同小可,必 须母亲亲自把关。我太小,不会喝烧酒,却喜欢尝酒 ,喜欢学着母亲的样子接半调羹酒,嘬入口中,咂巴 咂巴,品味厚薄。头子酒薄得像白开水,等到它逐渐 变厚,变成好酒,就用腹大口小的*公坛来接,一坛 一坛接去倒进大酒缸。等到酒味明显变淡,就叫它尾 子酒。头子酒和尾子酒不入大酒缸,另外盛起来给父 亲喝。出了尾子酒,蒸烧酒的工程就算结束了。 除了吃红薯心,除了尝酒,对我来说,造红薯烧 酒没有别的乐趣了。 但造糊粮酒不是这样,从头到尾,从开始兴工到 一缸糊粮酒边卖边喝消耗殆尽,我是一路吃过来!在 那个食物匮乏的年代,孩子们的零食通常只有冷饭。 我们玩耍回来,放学回来,**件事就是从鼎锅里抓 一块“焦锅”充饥——鼎锅是生铁铸成,用鼎锅烧饭 ,贴着锅底的饭往往会烧焦,因此叫作“焦锅”。一 块“焦锅”,带着焦香,就足以叫我们惦记,家里造 糊粮酒,又会给我带来怎样的欢乐啊。 糊粮酒,原料是糯米,**道工序是洗米蒸饭。 当母亲用甑子把糯米蒸成熟饭,我就用井水打湿手, 掏一大把烫乎乎香喷喷的糯米饭揉成团,当粑粑吃。 接下来,母亲把糯米饭倒入瓦缸,把饼药捣碎化在水 里,浇洒上去,把饭拍实,中间整出一口尺把深的小 井,任其发酵。夏则一两天,冬则三四天,井底会渗 出头子酒——红薯烧酒的头子酒是次品,糊粮酒的头 子酒却是**:论量,只有一小杯;论色,金黄透明 ,极似蜂蜜;论味,我的舌头虽然知道,却无法说出 来,那是怎样的美味呢,极甜极甜,却不腻喉,比蜂 蜜*叫舌头着迷,称之为玉液琼浆也不过分。**个 尝到头子酒的多半是我,因为我每天要去查看好几次 。发现头子酒,我先尝上一调羹,然后就大叫:“出 酒了,出酒了!”一家人欢欢喜喜都来尝,一人一调 羹。那口小井名副其实,糊粮酒会源源不断地渗出— —此时糯米饭变软变湿,成了糊糊,叫作糊粮,其中 渗出的酒自然就叫糊粮酒。尝过头子酒,我们三姐弟 争着去挑井水。我们那个小镇有两口水井,一口在镇 北马路边上,离我们家一里路,另一口在镇西石山底 下的洞穴里,离我们家两里路,下井还要走又长又滑 的石级,一不留神就会摔跤。我们三姐弟都愿走远路 去挑洞穴里的井水,这水清澈冰清,方圆数十里是有 名的。我们挑水回来,母亲就用竹箪舀上两箪倒入酒 缸。糊粮加水,变得*稀,沼泽一样半是泥半是水, 母亲把小井扩大,埋入酒移□(竹编的形似厨帽的滤 酒器),就可以从酒□中舀取地道的糊粮酒来喝来卖 了。奇怪呀,加了井水,头子酒的浓甜变成一种甘洌 的清甜,却没有水味。 P1-3

这里,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诞生地。
  这里,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们的*初出发地和*重要的舞台。
  这里,是一代又一代孩子的阅读圣地和*美丽的青春记忆。
  这里,奉献给你的,永远是值得阅读的阅读,值得记忆的记忆,值得珍藏的珍藏。
  由少年文艺编辑部编著的《爱喝糊粮酒的倔老头(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金品典藏)》为第三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获奖作品选集,这些作品代表了当今我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创作的*高水准,值得我们阅读、研习并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