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从哪里来的:通史篇2

中国是从哪里来的:通史篇2
作者: 胡阿祥 等
出版社: 岳麓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80
折扣购买: 中国是从哪里来的:通史篇2
ISBN: 9787553820927

作者简介

胡阿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李鸿宾(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廖靖靖(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宁 欣(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

魏晋南北朝,那是一段怎样的历史?是铁马秋风、壮阔的北方与杏花春雨、如梦的江南的对抗;是到处刀光剑影,时常改朝换代;是血与火凝结成的一段乱世历 史。 魏晋南北朝,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是民族兴衰、人口迁移、门阀政治、阶层歧视;是百家争鸣、儒玄佛道、嗜酒服毒、行为怪诞;是泪水与笑声搅拌成的一个异象时代。 乱世与异象,是我眼里的魏晋南北朝。 我常想,如果今天的人们穿越时空,回到秦汉,可能不太觉得陌生,因为秦汉的中央集权、地方郡县、以法治国、独尊儒术,其立制精神在今天依然没变;今天的人们穿越时空,回到隋唐,可能也有熟悉的感觉,隋朝厉行改革,大唐盛世繁荣,而今天的盛世也在进行着深度的改革。然而,如果我们穿越到魏晋南北朝,就真的会感觉非常陌生,我们会奇怪中国历史上怎么会有这样“出轨”的时代。有趣的是,“出轨”的魏晋南北朝也引发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思考与追慕,所谓差异产生美,就是这个道理吧。如此,让我们回望魏晋南北朝。 三个阶段、四个系统 从历史纪年来说,魏晋南北朝起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止于公元589年杨坚灭陈统一,合计369年。在这300多年的时间里,在中国内地农耕社会的地域范围内,建立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政权,如曹魏、蜀汉、孙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宋、齐、梁、陈、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这些政权,总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若以曹魏代表三国,又称为魏晋南北朝。如果我们进一步细分,魏晋南北朝又包括三个阶段、四个系统。三个阶段指分裂的三国、统一的西晋、分裂的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四个系统指分裂的三国、统一的西晋、南方的东晋南朝、北方的十六国北朝。另外,还有“南六朝”“北六朝”的说法,即把建都今南京的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这是所谓的“南六朝”;而把同时在北方相继建都的曹魏、西晋、北魏、北齐、北周、隋也称为“六朝”,这就是“北六朝”,“北六朝”的说法较多地用于旧时的文学史。日本学者又习惯把起自三国、止于隋统一的历史时期泛称为“六朝”时期,这样“六朝”就南北兼指,大体等同于魏晋南北朝了。 六大时代特征 上面绕来绕去的说法,也许已经把大家绕糊涂了,其实这种感觉是对的,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乱”字。其时风云变幻,朝代递嬗,史实极为复杂,真是让人目乱神迷。 那么,究竟怎样理解这个中国历史上让人目乱神迷的大乱世呢?抛开具体琐碎的史实,立足于与前面的秦汉、后面的隋唐进行宏观比较,我归纳了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六大特征。 其一,深层的分裂局面。魏晋南北朝时代,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仅历时21年,即从公元280年司马氏灭吴,到公元301年“八王之乱”全面爆发。而即便是这21年,西晋也没有恢复东汉盛时的版图。西晋以前,有三国的鼎立;西晋以后直到隋朝统一,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始终分属不同的政权,黄河流域更是始终存在着两个以上的政权,甚至同时有十几个政权存在。在政局或南北分裂或东西对峙或地区割据的长期影响下,各个地域的经济、文化、学术、政治也逐渐“地域”色彩浓厚,“地域”独立趋势加强。地域意识的强化与地域传统的生成,也是一种“分裂”,而且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心理分裂。即便是在同一个政权的内部,也有着堪称常态的中央与地方的争衡、地方与地方的对抗,这也进一步加深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局 面。 其二,复杂的民族关系。四周的边疆民族或者南下、北上,或者东进、西入,造成民族成分复杂,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与强制融合加速,民族战争不仅剧烈,而且残酷,统治民族也如走马灯一样频繁更替。这个时代,北方地区的主角逐渐变成了入主的“五胡”与留居的汉族,在北方地区整体“胡化”的同时,又有颇多艰难曲折的胡人的逐渐“汉化”。在南方,则特别表现为退守南方的北方汉族与南方汉族以及越、蛮、俚、僚(lǎo)等族的自然融合与强制融合,这也是一种“汉化”。 ◇“大家写给大家”的中国通史! ◇从政权分立、民族交融到繁荣与开放的隋唐盛世,轻松讲透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变革! ◇胡阿祥、李鸿宾、廖靖靖、宁欣等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师大历史学者联袂撰写! ◇分裂与统一的循环更替,高亢与低回的时代回声! ◇收录数百幅历史图片,附精美彩插,辅助呈现历史知识! ◇除讲述中国历史进程外,还提炼了6条历史脉络:历代政治制度得失、历代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国疆域演变、历代正统观念的形成与演变、历代文化特点以及中国的对外关系,考察中国在世界文明中的位置。 ◇通俗易懂,篇幅适中,与历史教科书的刻板写法完全不同,从故事与话题中抽丝剥茧,在轻松阅读中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