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口述史: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前

宝安口述史: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前
作者: 编者:政协深圳市宝安区委员会|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9.20
折扣购买: 宝安口述史: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前
ISBN: 978752054635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974年,我到宝安上任 时,组织给的任务:把生产 搞上去,把偷渡降下来。如 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 宝安人,怎么想也想象不到 深圳会变成今天这么繁华; 新来的深圳人,怎么想也想 象不到当年宝安县的旧面貌 是怎么样的。 我非常有幸同宝安、深 圳的干部群众一道参与了深 圳经济特区创建前及初创时 期的建设,见证了在深圳这 块热土上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这段经历深刻难忘。 经济停滞不前致使偷渡 风潮屡遏不止 改革开放前,因为贫穷 曾出现三次大的群众偷渡潮 。1972年以后,宝安县的 偷渡人数增多,成为困扰宝 安发展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组织上认为我有边防公安工 作的经验,又曾在宝安搞过 “四清”和担任代理县委书记 ,任命我为惠阳地委副书记 兼宝安县委书记。我于 1974年元旦过后到宝安上 任,地委书记对我寄予厚望 :要把生产搞上去,让农民 脱贫致富,把偷渡降下来。 到宝安后,省委推广海 南屯昌经验,在全省开展“ 基本路线教育”运动,与农 业学大寨运动结合起来。宝 安县委借鉴“文革”前“四清” 运动解决偷渡问题的经验, 通过典型现身说法,开展两 个社会对比教育,宣传社会 主义优越性,并与发展农业 生产,严密边境管理,依法 惩处偷渡团伙首要分子、引 渡分子结合起来,作为“基 本路线教育”运动的重要内 容。制止偷渡的综合治理取 得初步成效,从1974年到 1977年,偷渡人数明显下 降,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 题。我在农村蹲点,了解到 宝安县人口由于连年偷渡外 回望宝安巨变 激荡改革浪潮 二十位不同领域的建设者代表 倾情讲述敢闯敢试的奋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