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倍增(资本运作众筹与新三板上市)
作者简介
张文老师,倍增集团董事长;30多家实业企业副董事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企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培训委员会创始副会长;蒙牛集团原副总裁;联想集团培训顾问、咨询顾问;2015创新中国年度人物;全球华语十大讲师;亚洲八大名师;中国十大讲师;具有实战经验的导师。辅导了全国12800家企业实现倍数增长,每个行业都有倍增的实战案例。
内容简介
资本倍增:企业最后一波红利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如果想实现经济的 转型,首先就要实现金融的转型。从外部推进人民币 国际化战略和开放资本账户,到内部加快利率市场化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无不透露出未来中国金融转 型的大方向。其中,资本市场是金融体系发展的关键 和重点,承载着中小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的重任,多 层次资本市场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红利。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核心驱动是2015年初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它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 供了保障和支持;而注册制的推出无疑为资本市场发 展提供了规则。目前,资本市场已经成了企业优化资 源配置的主战场。概括起来,资本市场为企业实现资 本倍增提供的便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支持实体经济,市场化配置资源 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点是:调动金融资源,以市场 化为基础,以价格为导向,以增长为目标。传统金融 主体以银行为主,特别是国有银行。银行的特性是追 求安全稳定收益,而中国国有企业具有天然的垄断优 势,这样就使金融资源集中在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对 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而且融 资成本也很高。 可是,风险高的中小企业一般都具有高成长性和 高技术含量,一旦无法获得足够的融资,发展也会受 限;相关产业发展滞后,必然会影响经济增长效率。 相反,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不同风险偏好的资本获得 识别配置,资本市场能够集中相应的金融资源支持经 济效益高、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促进相关行业升级 ,提高经济效益。 资产证券化,丰富产品层次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不断推进,必然要求加快 资产证券化发展。在金融抑制环境下,以间接融资为 主的金融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金价格在市 场中的有效形成,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系统性风险, 因此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要在渐进、有序、可控的原 则下进行。 在未来一段时问,非标债权必然会向企业债券和 股票融资转换,而资产证券化正是转换的一条重要路 径。未来,为了丰富产品的种类,满足不同投资者需 求,资产证券化很可能会被大力推进,因此扩大资产 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范围(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 证券化等,即MBS、ABS等),引导社会资本从“倒利 差”转向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也就成了必然。 资产证券化不仅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社会 融资成本,还能有效地化解地方政府存量的债务风险 ,将融资过度集中于银行信贷的风险分散掉;同时, 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定价机制,也定然会有效打破 刚性兑付。 推动创新,丰富市场层次 如今,传统的由政府主导的经济正在向市场创新 型增长模式改进。这种变革涉及各方利益主体,要想 获得改革的成功,首先要协调各类利益主体。资本市 场提供的金融服务是多层次的,具有天然的、配合创 新的多种业务模式、风险偏好等先天优势。 对于经济转型来说,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是一个 重要的支撑,不仅能够更加合理地将资源配置到代表 未来产业升级方向的企业,还能实现新产业、新模式 、新业态、新技术的优胜劣汰。未来,多层次资本市 场的“层次”将体现在两个方面:横向,以品种为轴 ,股票、债券、衍生品、结构化产品同时并重;纵向 ,以交易方式为径,交易所、银行间市场、新三板、 区域股权市场和柜台市场鼎立。这一横一纵,不仅支 撑起了资本市场运作的舞台,还给投资者带来了更多 的选择和机会。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