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回路转(我们的1978)

峰回路转(我们的1978)
作者: 编者:应光耀
出版社: 人民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50.60
折扣购买: 峰回路转(我们的1978)
ISBN: 9787010197463

作者简介

应光耀,1954年出生,78级中文系毕业,曾在安徽财经大学任教,后到上海万科等房地产企业从事营销管理等工作。

内容简介

第二天早上,吴书记即按公社要求,召开我所 在生产队的群众座谈会。善良而忠厚的乡亲们虽然 没有文化,但他们心里明白,这种会上一定要说好 话,多夸奖。乡亲们踊跃发言,把我夸得像雷锋一 样。接着大队党支部经过研究,也为我下了一份很 好的政治评语,并特别表明我能与“坏蛋”叔父划 清界限。大队的推荐表上报后,我怀着忐忑不安的 心情焦急地等待着公社最终的研究结果。虽说大队 党支部把我的政审材料弄得很好,但“坏蛋”叔父 的阴云却始终笼罩在我的心头,内心还是感到担忧 和无奈。 推荐表上报的第五天下午,公社的正式推荐名 单张榜公布了,可我却名落孙山。当晚,我和父母 围坐在昏暗的油灯旁,相对无言,母亲在偷偷地抹 着眼泪。后来我得知,吴书记在公社召开的推荐会 上还认真地为我争取了一番,他因此被公社党委委 员、妇联主任兼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解委员批 评了一顿,指责他是阶级斗争意识不强,在关键时 刻散布阶级调和论。 没过几天各大报纸上纷纷刊载了《辽宁日报》 发表的《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所谓“发人深省 的答卷”,实际上是辽宁考生张铁生在做不出的考 卷背面写给领导的一封信。几乎在一夜之间,张铁 生变成了名噪全国的勇交“白卷”的“反潮流英雄 ”。我也因这次考试成绩好,而变成了公社解委员 等少数领导干部批判指责的典型例子。在各种政治 学习或批判会上,我被指责为不热爱集体,不热爱 劳动,走“白专道路”的典型,是“坏蛋”叔父反 动思想的继承者。从此,我心头的阴云更加浓厚, 感到上大学的美梦已是遥不可及了。 20世纪70年代初的农村正处在瓜菜代饭的穷困 年代,农村小伙子在25岁以前是谈对象的黄金年龄 段,一旦过了25岁,甚至拖到30岁尚未成亲,就有 可能成为终生“光棍”。当时几乎每个村每个生产 队都有若干个“穷光棍”。我家是姐弟俩,父母只 有我这么一个儿子,我的婚姻问题无疑是他们心目 中的头等大事。 1975年10月,在父母的积极敦促下,我结婚了 。我和妻子没有经历过爱情火花碰撞时那飘然激动 的时刻,没有品味过花前月下挽手漫步时的甜蜜与 温馨,也没有体验过浪漫曲折而终成眷属的恋爱过 程,而是以传统的方式走到一起。准确地说,是先 结婚后恋爱。 1976年,“文化大革命”已进入第十个年头。 这一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10月,祸国 殃民的“四人帮”被一举粉碎,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迎接“第二次解放”。 就在粉碎“四人帮”的前一个月,我在恩师范 先荣的推荐和帮助下,被县教育局聘为初中代课教 师,在本县四合中学担任初中体育老师并兼一个初 一代大学生群体的独特视角 一段改革开放与人生奋斗的交响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