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龙椅(明清帝王的风雨人生上部)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朱元璋的1368 一个数百年王朝兴衰的浮沉线索,有时看似纷繁 复杂,看不到出处,但如果耐下性子,究其线头,世 人往往会发现,在某一个不经意的年头,某一个不经 意的人手中,竟然掌握着历史转折年代的种种玄机。 而1368年,对40岁的中年男人朱元璋来说,究竟 意味着什么呢? 这一年,按照《剑桥中国明代史》的说法,“中 国被一群互争雄长的军人们弄得扰攘不宁。元帝妥懽 贴睦尔仍然作为可汗稳坐在大都(今北京)的天子宝 座上。占据四川国号夏的小明王明昇仍未被打败,同 时,另外一些次要的割据自雄的人物也准备用武力抗 拒国家的统一”。 很显然,朱元璋应该是那一群互争雄长的军人们 之一。而在24年之前,他只不过是皇觉寺的一个僧人 ,因为“逢大饥疫,父兄相继去世”,16岁的朱元璋 被迫委身于一座寺庙苟且偷生。8年之后,在一块肮 脏木牌的提示下,心情复杂的他离开僧人队伍,成为 一名首鼠两端、形迹可疑、未获政府承认的军人。朱 元璋参加的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郭子兴的部队,“初为 亲兵,后升九夫长”。这是1352年,中国农历壬辰年 ,未婚青年朱元璋24岁,前途谈不上光明,甚至有些 黑暗。因为他参加的是反政府武装,而在当时,这样 的反政府武装数目众多,不成气候,大多属于“有今 天没明天”的境况。至于郭子兴领导的这支队伍也未 见特别之处,很多人之所以投奔他仅仅是为了混个肚 皮儿圆,哪怕是短暂的吃饱饭也可以——那个时代, 没有谁可以保证谁的明天,“今天还能活着”便是最 好的目标。 但朱元璋却在这样的境况中意外触底反弹了,他 的人生迎来拐点。这是历史的诡异之处:一个配角甚 至是群众演员突然跃升为主角,抢光了其他人的戏, 风头一时无两,几乎令所有的剧中人大跌眼镜。当然 我们现在仔细梳理一遍的话,一切其实都是有端倪可 循的。所谓历史的伏笔若隐若现,是你的就是你的, 朱元璋注定逃无可逃,当时的他已然被历史佬儿一眼 相中了。 第一处伏笔是他成了郭子兴的女婿。一个外号叫 “马大脚”的女人成为朱元璋生命中的福星,助他一 直走上“九五”之尊。不过朱元璋成为郭子兴女婿的 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此,更在于郭子兴死后,朱元璋 可以“统其军,被小明王韩林儿授为左副元帅,奉宋 龙凤年号,以令军中”,成为一支独立武装的实际领 导人。这样的一种改变,毫无疑问让朱元璋有了从配 角向主角跃升的空间和可能。 第二处伏笔是儒士朱升向他吐出了九个字,“高 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明史·朱升传》)。这 九个字毫无疑问是乱世箴言,价比黄金。朱元璋由此 懂得进退之道的要诀在退不在进,隐显之要在隐不在 显。这一年是1358年,朱元璋30岁,他率领手下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