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传(精)—历代帝王传记

宋太祖传(精)—历代帝王传记
作者: 王育济 范学辉 著
出版社: 人民
原售价: 95.00
折扣价: 60.80
折扣购买: 宋太祖传(精)—历代帝王传记
ISBN: 9787010195674

作者简介

王育济,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治学领域为:宋代政治史、宋元明清思想文化史、历史文献的整理、中国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公共历史教育研究等。主要学术代表作为《金匮之盟真伪考》《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诸本互异的若干问题》《走出中世纪:理学、实学、朴学的嬗演及其启蒙意义》《“官家”与宋代皇权的理性定位》《文化产业:学术阐释的原则与目的》等。主持出版《中国野史.一千种历代野史笔记的标点整理》。主编教育部部颁教材《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文选》;主持国家精品课程《中华民族精神概论》(又名《中华名族的历史与精神》);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与教育对策究研:以史学分析和公共历史教育为主》。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家世、时代与成 长 第一节 涿州与保州:赵 匡胤的祖籍 从认祖归宗的角度说, 甘肃天水是天下赵姓公认的 郡望。因为这个缘故,宋太 祖赵匡胤开创的宋朝一经建 立,就与“天水”连在了一起 ①,被称作“天水朝”②。 开创“天水朝”的这支赵 姓的家族世系,曾被追溯至 上古大禹时代的伯益,如“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就 很肯定地讲,“国朝世系, 实出于伯益”。③史载伯益 辅佐大禹治水有功,禹遂“ 以天下授益”。但伯益即位 不久就被禹的儿子启杀害了 ,“赵家”痛失天下数千年, 直到赵匡胤建立了宋王朝, 故苏辙慨叹说:“天之报益 ,其在我朝乎?”宋神宗时 ,又有人依据《史记·赵世 家》,把皇家世系上推至春 秋末晋国著名的“赵氏孤儿” 赵武,并请封祀保护赵氏孤 儿的程婴和杵臼。神宗皇帝 当然乐成其事,遂封二人为 成信侯和忠智侯,并在绛州 立庙。④ 然而,从伯益到赵武再 到赵匡胤,赵氏家族是怎样 一步步走过来的?实在没有 任何人可以说得明白。所以 ,苏辙等人的推断在宋朝并 无多大反响。相比之下,另 一种说法倒是得到了广泛的 认可。这种说法比苏辙等人 的推断更为实际一些,认为 “本朝,广汉之后也”,即把 赵匡胤家族的远祖上溯到西 汉的名臣赵广汉。宋代官修 的《会要》和《国史》都记 载并认可了这种说法。据说 ,在宋代臣民的奏章中,也 是不能直接提“赵广汉”之名 的②。 其实,赵广汉与赵匡胤 家族的关系之所以能被宋代 朝野广泛认可,倒也并不是 因为有多少史实为证,这其 中可能的原因只有一个,即 赵广汉是西汉涿郡人,而赵 匡胤家族也曾数代居住涿郡 ,彼此之间有一种地缘上的 关联。 涿郡,是西汉初年设郡 时的名称,唐初曾改称范阳 ,唐中期又称涿州,其治所 在今天河北省的涿州市。就 目前所能查到的史料看,赵 匡胤家族的历史是从其高祖 赵朓才开始有较确切的记载 ,其家族世系为:高祖父赵 朓→曾祖父赵珽→祖父赵敬 →父亲赵弘殷。北宋建国后 ,分别追封他们为僖祖、顺 祖、翼祖和宣祖。 宋代文献中关于赵眺的 记载虽有几处,但大都是重 复性记载。从这些记载中可 以知道,赵朓曾娶崔姓女子 为妻,担任过唐朝的永清、 文安、幽都县令(这三县都 在涿州附近)。赵匡胤建宋 后,赵眺被追封为“文献皇 帝”。另外,还有个别史料 记载赵眺“生于涿,长于燕” ①,“以儒学显”②,其祭日 为“十二月七日”③。这三点 虽然未为研究者所重视,却 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很有 价值的信息。“生于涿,长 于燕”,说明赵家至少在赵 朓之前已定居于河北了;“ 以儒学显”,据此大致可以 断定赵眺是一个读书人,暗 示了赵家的文化素养;“十 二月七日”的祭日,同样可 以折射出赵家的文化背景和 传统④,否则,这一具体的 祭日是很难下传四代却仍能 被子孙准确获知的。 赵匡胤的曾祖为赵珽, 娶桑氏女子为妻。史书中对 他仕宦生涯的记载极为简略 ,只有“历藩镇从事兼御史 中丞”一句。不少学者曾据 此推断赵埏是“朝廷高级监 察官员”,赵氏家族此时的 发展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不过,唐末五代官制混乱 ,藩镇的一般幕僚,甚至于 军队中的小头目,都可以兼 领御史中丞、御史大夫之虚 名,称之为“宪衔”⑤,赵珽 的“历藩镇从事兼御史中丞” ,也很可能是属于后一种情 况。 涿州赵氏传到赵匡胤的 祖父赵敬时,有关记载变得 丰富起来。赵敬历任营州、 蓟州、涿州三州刺史,属于 地方高级行政官员。赵敬的 发迹可能源于他的婚姻,他 娶的是平州刺史兼幽蓟垦田 使刘昌之女。刘昌是河北保 州保塞人,大概懂得一些相 术,他认定赵敬“非常人”, 遂招为婿。①史书中多称赵 敬“少有大志”、“慷慨有大 志”②,少年时的赵匡胤在 这一点上很像他的爷爷。赵 敬这一代,应是涿州赵氏在 河北最兴旺的时期。 但这时却是中国,尤其 是河北地区最动荡的时期。 乱世中的兴旺是没有多少保 障的。 动乱始于唐朝的安史之 乱,而涿州赵氏所在的河北 地区,又恰恰是安史之乱的 发源地和重灾区。唐玄宗天 宝十四年(755)的冬天,身 兼唐朝平卢、范阳、河东三 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 ,也就是涿州赵氏的家乡( 涿州,唐初称范阳,安史之 乱后改称涿州)起兵叛乱。“ 渔阳鼙鼓动地来”,安军由 河北南下,一路势如破竹, 下洛阳,入长安,唐玄宗逃 亡四川,安禄山自立为大燕 皇帝,但不久即被其子安庆 绪谋杀。与此同时,安禄山 的部将史思明占据了河北十 三州的土地,两年后,史思 明又杀掉安庆绪,在范阳称 帝……安史之乱前后达七年 之久,战祸波及北方大部分 地区,最严重的地区甚至出 现了“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的惨烈景况③。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