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定国/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

安邦定国/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
作者: 历史不是僵尸|责编:方程
出版社: 浙江人民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30.00
折扣购买: 安邦定国/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
ISBN: 9787213107160

作者简介

“70后”,20余年央企、大型民企及顶级跨国企业工作经验,酷爱中国“二十四史”。采用,笔名“历史不是僵尸”,寓意历史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生机勃勃;不是僵化的,尸骨无存,死气沉沉的。用鲜活的历史来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为什么会失败,弄清楚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不再重蹈失败。

内容简介

202.哭祭项羽 项羽自刎时,齐将王翳距离项羽最近。这小子见项羽已经死了,反应 很快,抢步上前割取了项羽的头颅,提着走了。其他汉军将士这才反应过 来,也纷纷上前争夺项羽的尸体,互相践踏,彼此残杀。 按照刘邦的悬赏令,得到项羽的一块肉便可封侯!这诱惑也忒大了, 面对眼前唾手可得的富贵荣华,谁不拼命啊?由于争夺太过激烈,当场就 有十多人被杀死。 最后,郎中骑将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郎中杨武各争得 项羽一截肢体。他们高高兴兴跑到刘邦那里邀功请赏,刘邦还是很讲诚信 的,当即兑现之前的承诺。 前面说过,刘邦这个人喜欢给人家画饼,而且饼画好了,他一般都真 的分掉,这一点很能打动人心。 有的领导也喜欢画饼,不过是用来做样子的,一旦饼画好了,就开始 装聋作哑,从不兑现。这种人貌似精明,其实就是忽悠。忽悠不可能持续 取得下属和旁人的信任,小打小闹还行,想做大很难!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特别是在创业 打江山阶段,更是如此。 刘邦深谙此道,他将楚地拿出来一部分,加封给这五个人:王翳为杜 衍侯,杨喜为赤泉侯,吕马童为中水侯,吕胜为涅阳侯,杨武为吴防侯。 侯都已经封了,项羽自刎而死的消息,自然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整 个楚国。楚国各地闻风而动,纷纷开城投降,欢迎刘邦汉军。但有一个地 方却不为所动,当地百姓和守军表示不服,宣称誓死为项羽尽忠。 这个地方是哪里呢?它是鲁县,也就是今天山东曲阜,孔子故乡。 前面说过,楚怀王熊心曾经加封项羽为鲁公。所谓鲁公,也就是鲁县 县令,跟刘邦当初的沛公差不多。鲁县百姓长期受儒家思想熏陶,恪守礼 仪,他们声称要为他们的鲁公项羽守节。 刘邦闻讯大怒。 这确实让人生气,人死了,精神还在,谁受得了啊?本来自从项羽死 后,刘邦可能就没少做恶梦,梦见项羽死而复生,瞪着那双与众不同的重 瞳大眼,找他报仇雪恨。现在倒好,竟然还有人在鲁县为项羽守节,难道 要借尸还魂吗? 于是,刘邦决定亲自率领大军前去讨伐,准备屠戮鲁城。 到达城下后,不知道是良心发现,还是有人劝阻,刘邦突然改了主 意。他认为,鲁县百姓恪守礼义,不惜一死,值得称颂,应该招降才是。 怎么招降呢? 刘邦命人用竹竿将项羽的头颅高高挑起,让城中守军和百姓看看项羽 是否已经真的死了,并且传话进去,凡是主动投降者免死。城中守军和百 姓看到项羽那颗大脑袋,知道项羽当真死了,只好开城投降。 这就有点奇怪了! 不是说要恪守礼义,要为项羽守节吗?怎么在确认项羽真死后就投降 了呢?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其实我也疑惑不解,可史书上就是这么记载的: “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 估计鲁县守军和百姓认为刘邦为人狡诈,可能在哄骗他们投降。项羽 那么神勇,怎么可能会那么容易死呢?现在眼见为实,这才投降。 源自正史,轻松述说 有血有肉,映照现实 一本书读懂从乱世到治世的阴谋与阳谋! 大汉王朝建立,刘邦登基后演绎了何为“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他要逐一灭掉那些助他攻取天下的将帅,也要平衡多方势力。同时,还要面对匈奴带来的边境危机。 在刘邦称帝的这些年里,他完成了从游侠到帝王的角色转变,文武群臣也在这个时代走向了不同的命运之路。而中国也终于走进了煌煌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