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溪动物小说口袋本(套装)
作者简介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沈石溪最擅长动物小说。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代表作品有:《猎狐》《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狼王梦》《白象家族》《斑羚飞渡》《最后一头战象》《一只猎雕的遭遇》《和乌鸦做邻居》《野犬女皇》《鸟奴》《混血豺王》《雪豹悲歌》等。
内容简介
孔雀湖周围的村寨, 好多人家都养鱼鹰。鱼鹰 是老百姓一种通俗的叫法 ,其实这种鸟跟鹰没有任 何瓜葛,它的学名叫鸬鹚 ,与鹈鹕有亲缘关系。 通常在捕鱼前,渔夫 都要用细麻绳在鱼鹰的脖 子上打个活扣,然后,吹 一声呼哨,鱼鹰便贴着湖 面巡飞,一发现水里有鱼 的影子,就敛紧翅膀,一 个猛子扎进水里。当鱼鹰 在捕获较大一点的鱼时, 被“颈圈”所阻,无法将鱼 吞咽进肚,只好浮出水面 ,将鱼吐到渔网里来。 在孔雀湖一带所有的 鱼鹰中,要数波农恬豢养 的那只名叫铁木儿的雄鱼 鹰最为出色。铁木儿年龄 五岁,正处在生命的巅峰 ,体格健壮,黑色的羽毛 油光闪亮,肩胛和翅膀泛 着青铜般的金属光泽,嘴 喙像用生铁浇铸出来似的 ,冷凝坚硬。它不仅是捕 鱼的好手,还聪明伶俐、 善解人意,尤其值得称道 的是,它曾替波农恬捕捉 到一条大鲵。 那是一年前的事了。 波农恬的儿子上山打猎, 被一只狗熊一巴掌掴断了 三根肋骨,送到州医院治 疗,急需一笔昂贵的手术 费。 波农恬一清早就带着 铁木儿泡在湖里,指望能 多捉几条鱼,卖了钱好替 儿子缴手术费。遗憾的是 ,早春季节,湖里的鱼都 还没长大,他忙碌了整整 一天,只捉到小半筐巴掌 大的面瓜鱼,根本不够缴 手术费。 夕阳西下,月亮从辽 阔的湖对岸升起来了,湖 面波光粼粼,像撒了一层 碎银。波农恬忧心如焚, 想着躺在医院里等着做手 术的儿子,忍不住涕泗滂 沱,号啕大哭。 铁木儿从船头跳到主 人身边,“呀——呀—— 呀——”发出三声高亢嘹 亮的呜叫后,振翅朝对岸 疾飞而去。湖对岸是九溪 沟,有好几条溪水从山涧 流人孔雀湖。约莫过了半 个时辰,铁木儿飞回来了 ,让波农恬惊讶的是,它 竞衔回来一条半米多长的 大鲵! 大鲵因为叫声酷似婴 儿的啼哭,故又称娃娃鱼 ,是一种生活在山溪间的 两栖动物。大鲵数量稀少 ,肉质鲜美,又是治疗霍 乱、疟疾和贫血症等病的 特效药,因此价格昂贵。 大鲵除觅食外,整天隐匿 在溪流旁的暗洞里,极难 捕捉。当地养鱼鹰已有几 百年历史,还从未听说过 有哪只鱼鹰捉到过大鲵。 波农恬卖了那条大鲵 替儿子治好了伤。人人都 夸铁木儿是只神奇的鱼鹰 。 波农恬的儿子要娶媳 妇了,娶媳妇要送彩礼、 盖新房、置家具、宴请宾 客,对一个普通农户来说 ,七七八八的费用加起来 ,是笔沉重的负担。 那天,我和波农恬一 起划一条独木舟进湖捕鱼 ,时运不济,在湖里待了 大半天,收获甚少。太阳 快下山时,波农恬叹了口 气说:“唉,捉十筐猫鱼 ,还不如来半条娃娃鱼呢 。”我说:“你的铁木儿不 是能捉娃娃鱼的吗?何不 叫它再给你捉一条来呢? ”他苦笑一声说:“我何尝 不是这样想的,可它好像 忘了自己会捉娃娃鱼。我 好几次把船划到对岸的九 溪沟前,指望它去捉娃娃 鱼,可它每次飞到九溪沟 上空,盘旋几圈,又折回 湖心去了。”我说:“它大 概要等你特别伤心的时候 ,才肯帮你去捉娃娃鱼的 。”波农恬眼睛一亮,用 力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瓜 ,连声说:“对对,嘿, 我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呢? 还是年轻人的脑子开窍哇 。” 我俩在进行这番对话 时,铁木儿伫立在船头, 用嘴从自己尾根部的油脂 腺里啄起黄色的油脂,均 匀地涂抹在自己的身上。 这是所有的游禽都非常热 衷的一项工作,就像姑娘 爱化妆打扮,为的是使自 己的羽毛光滑柔软,在游 水时不被水浸湿。 波农恬瞄了铁木儿一 眼,沉默了一会儿,就像 演员进入角色前要酝酿感 情一样,然后,坐在船中 央,抽抽噎噎地哭起来, 开始是小声抽泣,后来声 音逐渐放大,越哭越悲伤 ,肩膀耸动,好像快哭晕 过去了。 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