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万里:重大时刻来华的那些人,那些事
作者简介
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 ,2007年《北京日报》创办了《纪事》栏目,《纪事》栏目由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负责采写,十余年来,《纪事》栏目已成为《北京日报》的精品栏目,采写大量有影响力且极具可读性的主题作品。编著出版《寻找英雄:重温一种伟大精神》《共和国震撼镜头:看得见的历史》《初心与抉择:转折关头的中国共产党人》《旧京图说》《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等图书。
内容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的北京往事(节选) 1928 年,23 岁的美国记者斯诺来到中国,广袤美丽的中国大地和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给他的内心带来极大的震撼与冲击,令他放弃了原本在中国只停留 6 个星期的计划。 1933 年斯诺来到北平,古都的美丽、普通百姓生活的艰难和随处可见的社会不公,激起了斯诺的正义感。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中国急需一名改革领袖,一名极具卓越力量的支柱人物,一名实事求是的理想家。他必须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摆脱一切腐朽桎梏……” 不久,斯诺发现了这位领袖。他从北平出发前往陕北,采 访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上百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普通士兵。结束采访后,他回到北平,完成了鸿篇巨制《红星照耀中国》, 第一次向全世界报道了真实的红军。 安家北平 1933 年初春,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与新婚妻子海伦·斯诺来到北平,出任报联社驻平记者。 几年前,斯诺曾因采访来过北平,但是那次来去匆匆,没有体会出这座城市的韵味。这回他携妻安家北平,被古都的壮观与古朴震撼了。在自传《复始之旅》中,他这样描述对这座城市的初印象:北京是亚洲无与伦比的、最雄伟、最吸引人的都市。它是一个具有将近三千年连绵不断历史的文明古国的中心。市内的 紫禁城宽敞美丽。有几分像巴黎,而有着玫瑰色墙壁的寺庙宫 殿却又给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觉。站在高大的内城城墙上眺望, 你可以看到北海四周槐树夹道的大路,金碧辉煌的琉璃屋顶和园林,长年蔚蓝的天空倒映水面的人工湖;目光掠过油漆的牌 楼、高大的石砌城楼,一直可以望到远方苍黄的西山。 事实上,自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列强签署《天津条约》许可各国在北京设立公使馆后,以外交人员和传教士为主体的外国人小群体便在北京出现了。虽然外国人在 1900 年的“义和团运动”中受到很大冲击,但运动平息不久,他们又涌回北京。 特别是“一战”后,欧洲人引以为豪的工业文明被战火击得粉碎,“昨日的世界”杳如黄鹤一去不返。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对自己笃信的物质主义产生怀疑,他们开始转向东方,希望通 过古老的东方文明求得医治世界的解药。此时,外国学者、作 家、艺术家,成群结队来到北京。古老的北京城俨然成为西方 人维持“旧秩序”的桃花源、一个还没有受到现代世界污染的城市。 与生活在上海等港口城市、从事商业活动的外国人不同, 住在北京的外侨大多是外交官、知识分子、艺术家和靠老家汇款过活的闲人。他们居住在东交民巷或附近的胡同里,体会着老北京独特的风土人情。穿梭在北京城大街小巷的人力车, 翘起的古建筑檐角,停在树上的乌鸦,以及夜空中闪亮的星星……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外国侨民们。 1928 年北伐成功,中华民国立南京为首都,北京不但失去了国都的地位,而且连名字也被改成了平民色彩极重的“北平”。英国汉学家蒲乐道在《老北京奇闻录》中抱怨道:“北京就像个被废黜的皇后,依旧穿着留下来的皇袍,徒劳地摆出一 副普通家庭主妇的姿态。” 即便如此,外侨们仍然选择居住在这里,甚至许多外交人员都不愿意把使馆立即搬到南京。他们抱怨南京“既没有中式奢侈品,也没有能令外国人感觉舒适的居所”,甚至连自来水供应都成问题,“在绵延的城墙之内,只有小米地、芦苇沼泽、污浊的水塘和打滚的水牛”。 北平对外国人产生巨大吸引力,除了这里有浓郁的古都特色和便利的配套设施之外,物价低廉也是一大因素。1933 年, 斯诺夫妇抵达北平后,很快就感受到了这一点。 到北平几周后,斯诺夫妇在煤渣胡同 21 号租了一处小院。煤渣胡同位于王府井大街东侧,呈东西走向,东起东单北大街,西止校尉胡同,南与北帅府胡同相通,北邻金鱼胡同。明代称“煤炸胡同”,清咸丰十一年(1861 年)在胡同中段路北设立神机营衙门,负责守卫紫禁城和三海,并扈从皇帝巡行。 煤渣胡同 21 号小院不大, 但是很新。穿过红漆的大门,有一个圆形月洞门, 门后是一道影壁,影壁上画着一条威风凛凛的龙。影壁后面是一个小巧玲珑的小园子,园子里栽着各种花卉和果树。 斯诺夫妇搬进去的时候,园子里生机盎然。 小院里共有二十间房,厨房、餐厅、卧室、浴室、起居室、会客厅、书房一应俱全,另外还有一排厢房,包括三间下房和 一个浴室。这么多房间住宅月租只要 60 元。除此之外,斯诺夫妇还雇了厨师、杂役和车夫。这些用人的月薪也低得离谱,只要 15 元。 1933 年,社会学家陶孟和曾做过一系列关于北平人生活支出的调查。据《北平生活费之分析》记载,当时北平普通小学 教员的月薪在 40 至 50 元之间,普通家庭大多只租三五间房子, 房租在 5 至 7.5 元之间。与之相比,在华外国雇员的收入则高得令人咋舌。1928 年,担任《纽约时报》驻平记者的阿班,每个月稿费达 300 美元,是普通北京市民家庭好几年的收入。虽然斯诺并没有提到自己刚刚定居北平时薪水几何,想来与阿班也差不多。难怪他会感叹:“驻北平的外国记者要习惯于过银行行长一样的生活。” 外国人的小圈子 北平物价低廉,配套服务成熟,各种外国货也很容易买到, 许多外国人即便靠着微薄的退休金,也能在北平过上在母国难 以想象的贵族生活。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平成为外国侨民 的天堂。久而久之,外侨之间形成了一个不太被本地人了解的小圈子。这个小圈子等级森严,繁文缛节,而且充满了各种无聊的鄙视链。 刚到北平,便有人提醒斯诺,“第一桩要紧的事就是要准备足够数量的名帖”。曾经有一名长居上海的美国商人卡尔·克劳,因为印制的名帖尺寸比公使的还要大,受到美国公使馆三等秘书的呵斥。他这才意识到,在北京狭小的外国人圈子里名帖尺寸比良好的举止更重要,而且新进入社交圈的人必须登门拜访他们想结识的“前辈”,并留下自己的名帖。“先生给先生留名帖,太太给太太留名帖”,夫妻俩还要留下一张具着夫妻二人名字的名帖。 一些好心的“老居民”曾经提醒斯诺夫妇,千万不要搞错投名帖的次序。“如果一位主妇认为自己是这个社交圈子中的第五号人物,那么当她发觉新邻居先去拜访第七号人物时,她就会进行报复,不给回帖,把他们排斥在她的小圈子之外。”反之,如果新人愿意遵守这套游戏规则,他们可能很快就会收到 大使、司令官或使馆秘书的邀请,去参加他们的家宴、舞会或观看各种表演。 初到北平的一段时间里,斯诺夫妇也未能免俗,他们经常在煤渣胡同 21 号举行聚会。不过与浮华、虚荣的外国人社交圈不同,斯诺夫妇的聚会并不在乎“绝不允许混进杂人”的社交 死规矩,他们的客人形形色色,无所不包。 在那一年,后来被誉为“头号中国通”,并一手创建哈佛东亚研究中心的汉学家费正清,刚刚来华不久,还是清华大学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讲师;从小在中国长大的美国作家赛珍 珠,刚完成她的代表作《大地》,虽然这部小说十分畅销,但 估计连她自己也没有想到,几年后她会凭借此书获得诺贝尔文 学奖;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将一只名叫“戈壁”的白色小狗 送给斯诺夫妇,因为他正在筹划再次踏上丝路探险之旅;参与 过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掘的法国古生物学家泰亚尔·夏尔丹,成为海伦·斯诺最好的朋友;而刚从英国留学归国、后来 享誉文坛的大翻译家杨宪益夫妇,则对斯诺家的酒会赞不绝口, 称这是他“有生以来参加的最好的酒会……”。 这些后来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风云际会一般聚集在斯诺家的小院子里,也成为他们了解中国的一扇窗。 不过,与组织和参加酒会相比,斯诺夫妇更热衷于骑马。来北平后不久,斯诺夫妇就买了一匹健硕的蒙古种赛马,并且参加了一个赛马俱乐部。 中国传统的赛马活动古已有之,不过斯诺迷上的是自清末传入中国的西式赛马。1860 年之后,西方列强先后在北京设立公使馆,各国使节和外侨为了排遣单调的生活,在西郊开辟了 一个赛马场。义和团运动中,这座赛马场一度被烧毁。不过战 事平息后,赛马活动又活跃起来。 宣统年间,顺天府将西便门外莲花池附近 200 多亩土地拨给北京西绅俱乐部修建赛马场。重建的跑马场为环形,跑道周围设有两圈木制白色栏杆,跑道北侧有一座两层的看台,楼内干净、整齐,透过走廊前面的玻璃窗,整个赛马场一览无余。 1913 年出版的《京汉旅行指南》中记载:“(赛马场)距前门站十四里,自西便门车站至此计程二里,因站西南为西人赛马之区得名,车行过站之后,遥见四围乔木蔚然深秀者即跑马 场也。”赛马活动每年春秋两季的星期日进行,每到赛马日这里便人山人海,不但外国人热衷此道,中国人也乐此不疲。 当年曾与父亲一同观看过赛马的杭思源记得,看台后面有个厨房,由西餐名师制作餐点。“一局跑完,获胜者呼酒唤菜,觥筹交错,欢笑不已。失利者有的垂头丧气,大呼负负,有的 晃动拳头表示非挽回败局不可。”也许你想不到,当年斯诺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斯诺到北平不久,供职的报联社倒闭了。刚刚在北平置办了新家,他口袋里的钱已经所剩无几,往后的日子怎么办呢? 此时,美联社驻北平特派记者吉姆·米尔斯向他伸出橄榄枝, 只要斯诺同意跟美联社签两年合同,就可以成为美联社驻北平记者,而且米尔斯承诺,两年后任命斯诺为美联社上海分社社长。 美联社待遇优厚,但是斯诺却犹豫不决。他曾在上海做过一阵子美联社的兼职记者,深知这是份苦差事,“事事都得报道,生怕别的通讯社抢先一分钟,每天二十四小时都拴在电话 旁”。而斯诺不愿意困在事无巨细的新闻报道中,他希望从感兴趣的事情中发掘新闻,去认识形形色色的中国人,通过与他们的接触了解真正的中国社会。 到底要不要为一份“按时发放的支票和养老金,而出卖自己的自由岁月”?斯诺犹豫不决。此时,他天生爱冒险的性格再一次显露出来。斯诺将仅剩的一些钱分成两份,一份押在障碍赛马上,另一份押在“独赢”赛马上(只限跑第一的马匹获奖),心想,如果输了就跟美联社签合同。 “真像小说里写的故事情节那样不可思议”,斯诺在《复始之旅》中感叹,他押的障碍赛马得了第二名,而另一匹“独赢” 的赛马竟然真得了冠军。斯诺一下子赢了 1000 多美元,这些钱足够支撑斯诺在北平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研究和报道中国。 有道是好事成双。不久,斯诺收到美国《星期六晚邮报》一张 750 美元的支票。几个月前斯诺曾给《星期六晚邮报》投过一篇稿子,后来没收到回音,他也就把这事给忘了,没想到 《星期六晚邮报》不但给他寄来丰厚的稿费,而且主编乔治·霍 勒斯·洛里默还亲自向斯诺发来约稿信。《星期六晚邮报》是世界上稿费高的媒体之一,此后斯诺便与这家报纸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斯诺夫人海伦·斯诺认为,《星期六晚邮报》在某种程度上资助了他们在中国的活动,而斯诺则变成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桥梁。 1.以纪实的手法、真实的细节,讲述15位外国名人来华的“破冰之旅” 背后精彩的故事。 本书完整记述了15位耳熟能详的外国人,如马可·波罗、汤若望、小泽征尔等,在北京的“破冰之旅”,有史、有料、有趣、可读性强,读者能从发生在他们身上“惊心动魄,比小说虚构还要离奇”的故事,深刻感受到北京的开放与包容,北京真实的张力,文化的醇厚。 2.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书籍、档案,考察历史现场,挖掘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末节,探寻中西文化的隔膜和碰撞、交融与对话。 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在北京打擂台;一代诗哲泰戈尔访华,在宴会上鲁迅拂袖而去;美国记者斯诺听说午夜谋杀案后惴惴不安;古巴领袖切·格瓦拉因中苏矛盾左右为难;小泽征尔跪着聆听《二泉映月》;法国人皮尔·卡丹被嘲有伤风化……在这场中西文化交流的“盛宴”里,凝聚着古人与今人、中国人与外国人,诉不尽的体验、想象和记忆。 3. 透视一个个转折时刻中国的变与不变,为当下中西文化交流提供借鉴。 元代建都、清初历法变革、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中日邦交、改革开放等特殊历史时刻,他们来到中国,作为中国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传播者,全面描述了中西文明交流的重要时刻中国的变与不变,他们对北京的凝视,跨越着历史和未来,也为当下中国与各国的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