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里的中国史2](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13/18/20231113184313843.jpg)
出版社: 新世界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38.40
折扣购买: 军事里的中国史2
ISBN: 9787510475764
诸葛亮为北伐曹魏,花了多少心思? 01 上一篇我们说到诸葛亮南征,目的就是北伐曹魏。 著名的《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在北伐临行之前所写,以 劝勉后主刘禅,表达自己对蜀汉的忠心,并立志完成先 主刘备“兴复汉室”的大业。恳切的言辞、真诚的情意 令人动容,南宋时就有这样的说法:“读诸葛孔明《出 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 由于《出师表》的巨大感染力,特别是其篇名之中 又使用了“出师”一词,所以很容易引起后世读者的误 解,以为诸葛亮呈上表章之日,就是他出动大军“远离 ”后主,奔赴前线之时。 事实上,诸葛亮此时还不能立刻启程上路,因为接 下来他还有一道必不可少的正式程序要走。 在封建王朝,臣僚向君王提出的任何请求,都应当 得到君王的正式批准,这是正常的政治规矩,也是严格 的法定程序。特别是像统领大军出征这样的重大行动, 更是必须得到君王的正式授权,否则就有“僭越”之嫌 。 《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这就是说,主持祭祀和批准战争乃君主享有的两项 核心权力。这是儒家的正统思想理念,诸葛亮是非常崇 尚儒家的人,也是严格奉行法治的人,所以更不会在倾 国出征的重大问题上不按正常的政治规矩和法定程序来 办事。 很快,在建兴五年(227年)的三月,后主刘禅的 正式授权通过一封诏书下达了。由于诏书长达七八百字 ,所以行文简练的陈寿在《三国志》正文中没有对其加 以引录。幸好南朝刘宋时期的裴松之,从当时所能看到 的《诸葛亮集》中,将全文引录到《三国志·后主传》 里,使我们能够得见事情的全貌。 纵观后主刘禅的这封诏书,其写作的笔法,可以说 是后世官方文件“形势加任务”这一写作模式的老祖宗 :首先说形势,算是务虚,从过去说到现在,从国际说 到国内;其次说任务,算是务实,一二三四五,项项列 清楚。 其实,整篇诏书中最为关键的文句,还在于务实部 分中的这一段:“诸葛丞相弘毅忠壮,忘身忧国,先帝 托以天下,以勖朕躬。今授之以旄钺之重,付之以专命 之权,统领步骑二十万众,董督元戎,龚行天罚。除患 宁乱,克服旧都,在此行也!” 意思是说,诸葛丞相您刚强坚毅,忠诚壮烈,忘我 无私,忧心国家,所以先皇把天下大事托付给您,让您 辅佐朕。现今朕正式授予您指挥全国军队的重任,交给 您独自全权处理军机要务的权力,统领步兵、骑兵二十 万人马,指挥浩浩荡荡的大军,对曹魏实行上天所决定 的严厉处罚。清除祸患,平定动乱,光复汉家王朝的故 都洛阳,就将在您这一次行动中实现了! 后主诏书下达,得到正式授权,完成法定的一切程 序,诸葛丞相这才雄心勃勃地挥师北上,开始实施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