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精)

资治通鉴(精)
作者: (宋)司马光
出版社: 陕西师大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0.56
折扣购买: 资治通鉴(精)
ISBN: 978756134905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五章 韩信崭露头角 韩信是淮阴人。他出身在贫苦人家,没有被人称颂的德行,不能靠推 选得到一官半职,经商做买卖也不会。早年,他身无长计,又不会谋生, 常常吃别人家的闲饭,大多数人都厌恶他。 有一天,韩信在城下钓鱼,有位老太太在水边漂洗丝绵,看他饿了, 就去取来饭给他吃。韩信很感激她,对老太太说:“您的一饭之恩,我会 铭记在心,将来一定予以厚报!”老太太有些生气,说:“你堂堂七尺男 儿都养活不了自己!我不过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又不是要贪图你的回 报!”当时,淮阴县有些以杀猪为生的屠户,其中有个青年很鄙视他,侮 辱韩信道:“你只是看上去身形魁梧,平常又喜欢佩刀带剑,其实却是个 像老鼠一样胆小的人。”接着还得寸进尺,当众羞辱他说:“如果你韩信 真的有胆量,就拿刀来刺我:如果承认怕死,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 信仔细打量了那青年一会儿,决定忍一时之辱,便俯下身子,匍匐在地, 真的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市井之人都嘲笑他,认为他太过懦弱。 后来,项梁起义,渡过淮河北上。韩信去投奔他,留在项梁部下,却 一直没能有所作为。项梁失败后,韩信便归属项羽,担任郎中一职。韩信 为了能得到重用,多次向项羽献计献策,项羽都弃之不用。汉王刘邦进入 蜀中,韩信见在楚军中不能施展抱负,便逃离楚军归顺了汉王,做个小官 ,主要负责接待宾客,还是默默无闻。后来韩信犯了死罪,有十三个人和 他犯的是同一个案子,都已斩首,轮到韩信时,他抬头张望,正好看见滕 公夏侯婴,便大喊道:“汉王不是想夺取天下吗?为什么要将有用的人杀 了?”滕公觉得这个人语出惊人,又见他长得高大威猛,就把他放了,没 有处斩,后来和他交谈,又非常喜欢他,很快就把韩信推荐给汉王。于是 汉王让韩信担任治粟都尉的官职,但还是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 。 丞相萧何曾多次与韩信谈话,他觉得此人非同凡响。后来汉王大军到 达南郑,将士们因长年征战在外,都唱起了思念家乡的歌谣,人心思归, 中途有许多人逃跑。韩信想萧何等人肯定已经多次向汉王荐举过他,看来 汉王无意重用自己,留在这里也不会有什么作为,也逃跑了。萧何得知韩 信也逃走了,等不及和汉王说一声,就亲自去追赶他了。别人不明就里, 便向汉王报告说:“丞相萧何逃跑了。”刘邦震怒,茫然若失,就好像没 了左膀右臂一样。 没想到一两天后,刘邦又看见萧何前来拜见。他又生气又好笑,骂萧 何道:“你怎么逃跑了呢?”萧何说:“我哪里敢逃跑哇,只是去追赶逃 跑的人了。”汉王问道:“你去追谁了?’萧何道:“韩信。”汉王又骂 道:“逃跑的将领们不计其数,你都不去追,偏要追韩信,想骗谁啊!” 萧何说:“千军易得,良将难求。韩信就是那种天下无双的杰出人才。如 果大王您只想在汉中称王,自然没有韩信的用武之地;但是如果您想一统 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人能与您共图大业了。现在只看您如何抉择了! ”汉王说:“老待在汉中呢,就会忧郁沉闷,不是长久之计,我也是想要 继续向东发展的!”萧何道:“既然如此,如果您能重用韩信,韩信就会 留下为您效劳,如果不能委以重任,早晚他还是要逃走的。”汉王说:“ 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就让他担任将军一职吧。”萧何摇头道:“只是做将 军,是留不住韩信的。”汉王道:“那让他担任大将军怎么样呢?”萧何 说:“太好了。”于是汉王便把韩信诏来,授给他官职。萧何建议道:“ 大王您傲慢无礼惯了,大将军是多么重要的官职,您却呼来喝去,像招呼 小孩子一样,所以韩信才要离开啊。为了表示要诚心重用,授给他官职, 应选在良辰吉日,然后进行斋戒,准备好拜将的坛台和广场,举行完备的 授职仪式,这样才行啊。”汉王答应按萧何说的做。众将领听说,要准备 举行大将军的授职仪式,非常高兴,都以为大将军会是自己。可等到举行 仪式时,看到竟然是韩信,全都惊讶不已。 大将军的授职仪式结束后,汉王就座,对韩信道:“丞相多次向我称 赞您的才能,对于现在的形势,不知您有何指教啊?”一番谦让之后,韩 信乘势问汉王道:“如今要向东进发,去争夺天下,项羽才是您的对手, 对吗?”汉王说:“没错。”韩信又道:“大王您自己看来,与项羽相比 ,在勇猛、强悍、仁爱、刚强等方面,谁更胜一筹呢?”沉默许久后,汉 王说:“我比不上他。” 韩信连拜两拜,赞许遭: 我韩信也认为项羽在这些方面要比您强些。但是,我曾经在项羽手下 任职,让我来给您分析一下他的为人吧:项羽勇猛有余,怒斥呼喝时,上 千的人没人敢动一下,可是气量不足,有德才的将领并不能从他那得到重 用。这只是空有匹夫之勇罢了。对待那些不相关的人,项羽会非常恭敬慈 爱,说话也很温和,如果有人生病,他会留下眼泪,非常疼惜,把自己的 东西分给病人吃;但当他的手下立了功,应该赏封爵位时,印都刻好了, 他还捏在手里把玩,等棱角都磨去了,还舍不得授给人家。这就是人们常 说的妇人之仁啊。项羽以武力称霸天下,诸侯已经臣服,他却建都彭城而 不是占据关中;他背信弃义,不顾与义帝怀王的约定,分封自己的亲信和 偏爱的将领为王,对此诸侯已经非常不满:他还让诸侯国的将相为王,而 驱逐原来的诸侯国国王,又把义帝驱逐到江南:他的军队每到一处,就烧 杀抢掠,没有地方不遭残害毁灭;老百姓都不是真心归顺他,只不过是屈 服于他的淫威罢了。这样看来,他虽然名义上还是霸主,实际上却已经外 强中干,失尽人心,所以他是很容易由强转弱的。现在如果大王您能反其 道而行之,知人善任,将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都收为己用,那不就所向无 敌了!有功之臣得到城邑的封赏,谁不心悦诚服呢!用正义的军事去讨伐 无道,顺从思念家乡的东归将士们,那我们岂不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 吗?况且现在占据秦地的三个人都是秦朝过去的将领,数年来,他们一直 带领秦朝的子弟作战,被杀和逃亡的不计其数;后来他们又欺瞒自己的部 下,向诸侯军投降,结果他们抵达新安时,项羽诈骗了他们而且活埋了二 十多万秦军降兵,只有章邯、司马欣、董翳幸免于难。秦地的父老兄弟们 对这三个人恨得咬牙切齿。现今项羽刚愎自用,不考虑现实情况,将此三 人强行分封到秦地为王,秦地的百姓哪有拥护他们的。大王您当初进入武 关时,对百姓秋毫无犯,还废除了秦朝的苛政,与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的 百姓都希望您能在关中称王。况且按照原来的约定,大王您在关中称王是 顺理成章的事情,关中的百姓也都知道这一点。您本应在关中称王却去了 汉中,秦地的百姓对此没有不怨恨的。日夜盼望您能回去。现在大王您要 向东进发,只要发布一道征讨的文书,三秦之地就可以平定了。 这番话正合刘邦心意,他大喜过望,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刘邦喜得 良将,马上就行动起来,按照韩信的计策,给众将领分派任务。他让萧何 留下收取巴、蜀两郡的租税,以便为军队提供粮草。 八月,汉王从故道出来,领兵攻打雍王章邯。在陈仓两军交战,章邯 支持不住,兵败逃跑,后来停下来,两军再度交战,章邯还是败下阵来, 逃往废丘。汉王平定了雍地,随即东进咸阳。在废丘,雍王章邯被刘邦率 军包围住了,刘邦便派遣将领们去攻夺其他各地。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 相继投降,他们的地盘被刘邦设置为渭南、河上、上郡。前方战况良好, 刘邦便派将军薛欧、王吸领兵从武关出发,去和王陵的军队会合,迎接刘 邦的父亲和妻子吕雉,吕雉就是后来的吕后了。项羽听说刘邦东进,急忙 出兵阻拦,两军在阳夏相持,于是,汉军无法继续前进。 沛人王陵,早先住在南阳时,曾聚集了几千党徒,到这时,他也带领 部队归属了汉王。项羽想招降王陵,便抓了王陵的母亲,等王陵派出的使 者来到项羽的军营后,就让王陵的母亲向东而坐。王陵母亲为使者送行时 ,老泪纵横,私下里说:“希望您把我的意思转达给王陵,告诉他:汉王 为人宽厚大度,要好好事奉他,他才是能取得天下的人。我已是行将就木 之人,不要因为顾虑我而产生异心,对使者您我愿以死相送!”说完就拔 剑自刎了。项羽非常生气,连死人都不放过,残忍地将王陵的母亲煮了。 P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