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回响--中国民族报大型主题采访报道实录/中国民族报社重大主题采访报道文丛](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190925/04/20190925043236922.jpg)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技
原售价: 89.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时代的回响--中国民族报大型主题采访报道实录/中国民族报社重大主题采访报道文丛
ISBN: 9787511633507
易地扶贫搬迁 搬进这里就离脱贫不远了 漂亮大气的楼房,舒适温馨的环境,教育、卫生 、就业及居家养老等配套齐全……这些城市社区的标 准配置,让人很难将其和贫困县的移民小区联系在一 起。2016年7月1*,在距离县城5公里的贡江镇思源 社区,绿化工人头戴*帽正在烈*下作业,旁边的幼 儿园里,装修工人正在忙着铺设塑胶地面。 “要加快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支持和帮助贫困 地区和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坚决不能让一 个苏区老区掉队。”在紧邻社区小广场的几栋楼房外 墙上,黄底红字写着******关于脱贫奔小康的 指示。 于都境内多山地、丘陵,为了*大限度帮助世代 居住在深山的村民走出大山、摆脱贫困,于都在全省 率先探索实施了深山区整体移民搬迁扶贫“进城进园 ”工作,采用县城工业园、中心镇、中心村社区三级 梯度安置方式,让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思 源社区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在社区居民服务中心,记者遇到了正在办理免费 广播电视业务的土家族居民白腊英。“我真的没想到 房子能这么快申请下来,有了房子,以后做什么都踏 实了。”白腊英高兴地说。从大山走出来,搬进这里 就离脱贫不远了。 今年47岁的白腊英,几年前离婚后独自带着一对 儿女生活,*子过得**苦。“如果没有移民搬迁的 好政策,靠自己努力一辈子也无法在县城买房。”白 腊英说:“*重要的是,远在重庆的父母再也不用担 心我和孩子的生活。只要肯努力,*子就会过得** 比**好。” 据思源社区*支部**孙菊英介绍,小区现有 619户居民人住。其中,220户居民和白腊英一样来自 深山区。“小区建在上欧工业园区附近,居民可以就 近到制衣厂、制灯厂打工。”孙菊英说。县劳动局会 不定期举办免费培训,确保每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 ,实现就业带动脱贫。 踏实、肯做的白腊英,已经在制衣厂找到了工作 。“我把衣服拿回家制作,每天能有200元左右的收 入。”说起未来的打算,白腊英说:她计划给身患残 疾的大女儿申请贷款,在县城开一家店铺。“好*子 有了盼头,比什么都强。” 目前,于都已建成了罗坳大桥移民新村、禾丰大 字小西湖社区等移民安置社区,共有2.5万名深山群 众告别了土坯房、黄浆水,向美好的幸福生活启航。 发展旅游产业 让村民在家门口挣钱 每天早饭过后,宽田乡上堡畲族村88岁的村民易 地发,都会到新修建的健身广场锻炼。说起占地400 平方米的健身广场,老人很高兴。 距离县城50多千米的上堡村,是于都县**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