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思想

法华思想
作者: 林保尧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法华思想
ISBN: 9787506086417

作者简介

林宝尧,一九四七年生于台湾新竹县,一九八二年获日本国立筑波大学国际学硕士,一九九五年得到日本国立筑波大学博士。淡江文理学院东方与文学系助教、讲师。现任台湾艺术学院传统艺术研究所所长、传统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内容简介

 继第十《法师品》之后的第十二《劝持品》和第十三《安乐行品》,虽已做了有关的进一步考察,继第十《法师品》的第十一《见宝塔品》,今拟做一述。 《见宝塔品》的开头,叙述正在说法的世尊之前,突然从大地涌出大七宝塔而悬于空中。此巨大之塔,有五千栏楯和千万龛室,且垂以无数幢幡、璎珞,悬以万亿宝铃,而塔之四周飘以芳香,几达于遥远的四天王宫,因而三十三天,及诸天以花、香、伎乐来供养。 是时,此宝塔中,响起“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所说皆是真实的”这一大音声。闻此音声的四众,心怀喜悦,一面充满愉悦(Prīti)、欢喜(Prāmodya)、净信(Prasāda),且一面合掌伫立。因而,知此诸大众无法了解此超于想象的这一不可思议神变的大乐说菩萨,便代表大众,向世尊寻探其因缘。世尊便道以此宝塔是过去如来的多宝如来宝塔,然此如来誓愿只要何处有说《法华经》者,就会如供养自己的宝塔般地涌现其前,止于空中,而发出“正如其是”的称赞之语这一说明。此时,大乐说菩萨欲见此如来的真实之姿,便恳求世尊以威神力而示之。当多宝如来宝塔被打开,并答以必须集合分身于十万世界说法的分身诸佛,且当一放白毫之光时,无数的如来,便汇集于此,显现出娑婆世界为统一佛土的景象。 因而,世尊便于无数如来的眼前,立于虚空,以其右手之指开却宝塔,即见宝塔中的多宝如来,如入禅定,全身不散地坐着,同时听到“善哉,释迦牟尼佛快说此《法华经》,我欲听此经而来此”的这一音声。塔中多宝如来,便让半座邀请世尊,世尊便入于其室,于塔中成二佛并坐之景。会座四众,也因世尊威神力,立于高空或中空。时世尊便向立于空中四众,告以 比丘们!在你们之中,谁能于此娑婆世界,努力宣说此(正教白莲)法门?如来现在在你面前,现在,正是最好机会。比丘们,如来将此(正教白莲)法门付嘱,便入完全涅槃。 在其后偈颂之中,叙说多宝如来以后十方分身来至此土诸佛,是为令法久住,同时,于佛灭后恶世中,宣说《法华经》很不容易,犹如“六难九易”所譬说的,是一至难之誓。以上,虽是此章的大要,但是确是整部《法华经》中,最富戏剧性的构想。然此中,宝塔涌出与二佛并坐,意指于何?关于此,布施博士从《法华经》成立这一角度,做了如下的说明。即 二佛并坐的说法仪式,是表示舍利身即是个活佛而此不但一下地抑止自古以来的舍利塔信仰,同时塔中的说法,是与多宝如来的证明相并齐驱,意味“舍利即法”之谓,进一步而言,舍利身即法身,即是经典的意义性展开。亦即释迦佛的入塔说法事实,不仅一面称赞宣扬《法华经》以前的舍利塔,同时地,在其里面亦称扬以经典为中心的支提价值。(《〈法华经〉成立史》二八五页) 因而,得如下结论。即 所谓的多宝塔,是以经典为中心的支提(Caitya)礼拜者,所欲求的理想性支提。依多宝塔涌现的实例,增高支提的价值,不仅将此提升止于同于舍利塔,同时地,亦是欲解决自古以来的舍利供养与法供养的论争。(同前书二八七页) 此支提问题,实是促使《法华经》有第二类增补的主要原因。然而此等虽可作为佛身论或作为末世思想及付嘱论上的第二类增补的一原因,但是却不是主要的一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