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

韧性
作者: 张晓萌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原售价: 75.00
折扣价: 48.00
折扣购买: 韧性
ISBN: 9787521745153

作者简介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管理学系组织行为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率先在领导力教学中引入心理韧性的概念,启动并持续追踪中国企业家韧性打造的研究项目,积累了超500万数据点的独家研究资料。任教课程连续七年获得逾万名企业家学员的高口碑赞誉,并在2019—2021年连续三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内容简介

引言 逆光中的笤帚疙瘩 一缕阳光从破旧阴暗的平房的那扇窄小的窗户中射到冰冷的、坑洼不平的地面上。在逆光中,笤帚碰击地面激起的灰尘群魔乱舞般地飞扬着。蜷缩在角落里的小女孩被吓得尖叫着大哭。我没想到的是,多年之后我还会再次“遇见”那个小女孩。 清晨,又到了要出门上“幼儿园”的时间。一个不满三岁的小女孩,双膝着地,跪坐在走廊的水泥地上,死命地扒着家里的门框。门框上除了小女孩最爱的猫磨爪子时留下的一道道长长的抓痕,就是她的手印。 姥姥没能明白为什么每天外孙女回到家里就会破涕而笑,和姥姥、姥爷沉浸在欢声笑语中,用银铃般的嗓音唱着歌入睡,而为了以抵抗去“幼儿园”,每天清晨都会死命抱住她能抱住的一切东西:姥姥的腿、门口的树、电线杆……。姥姥以为每个小朋友都不喜欢去幼儿园,却不知道小女孩的“幼儿园”里有一个老奶奶模样的怪兽。 小女孩每天躲在自己的“安全城堡”里,那是“幼儿园”里由一个四方桌、一个置物高架子和一个墙角构成的狭小空间。姥姥一走,怪兽老奶奶就会露出狰狞的面孔,操起笤帚疙瘩,抓住小女孩的一只脚,一边把她从桌子底下拖出来,一边用笤帚头往里捅。小女孩撕心裂肺地哭着,而怪兽老奶奶每天只重复一句话:“你不哭我就不打你,你要再哭我就一直打你。”而后,笤帚头随着无法停止的哭声落在身体各处。怪兽老奶奶有魔力,因为她总是能很有分寸地不留伤痕,让小女孩没法回家“告状”。“不到三岁的孩子能告什么状,即便你告状了,又有谁会信呢?”想必怪兽老奶奶是这样想的,所以打完小女孩,她往往心情很好。 而下一个清晨,一切还会重演…… 这个小女孩其实就是我。小时候,父母都在遥远的南方当兵,我和姥姥、姥爷一起生活。姥姥和姥爷给了我童年最温暖的疼爱,但那时他们还没到退休年龄,所以每个工作日的白天,他们不得不把我送到一个别人介绍的奶奶家让她帮忙照顾,跟我说是去上“幼儿园”。在上学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怪兽老奶奶都是我噩梦的主角,后来这段黑暗的童年记忆被我封存了很久。按照心理学中童年创伤的分析路径,我的早期经历完全可以让我的人生沿着这样的方向进行:童年被虐待—安全感丧失—低自尊—自暴自弃。而我的人生、我的研究、我追逐的生命意义,不是按照这样的走向发展的。多年后,当我专注于行为学、心理学和心理韧性研究时,我勇敢地触碰了这段记忆,用好奇、仁爱、积极的态度面对并接纳了它。无论经历过什么样的挫折和低谷,就像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说的那样,“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在你的一生中,有过几次这样的至暗时刻?为什么你没有被击倒?你凭借什么度过了这些逆境? 从读博士开始,我在美国和中国从事了20年的研究和授课工作,接触了数以千计的企业家,他们来学习的首要诉求就是:让企业在剧烈波动的市场环境中穿越周期,基业长青。我一直在思考,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在各种逆境中依旧坚韧不拔地勇往直前。在对若干企业家进行访谈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企业家并不是因为商业上的成功而成就了自我,恰恰相反,他们首先成就了自我,然后这个不断成长的自我令他们在商业领域中绽放光彩。因此,当把这些叱咤风云的企业家还原为“人”的本质时,答案便逐渐清晰——韧性的力量。在人生的起起落落中,韧性对每个人来说,无论年龄、职业和身份如何,都是我们持续从不确定性中受益,一生向上生长的力量。 2019年,麦家的作品让一句闽南方言人尽皆知——“人生海海”,它是对人生的感叹,意思是人生像大海一样茫然,总是起起落落,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从2019年年底开始,全人类都被新冠肺炎疫情拖入了不确定性的深海。疫情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还带来了一系列影响:生活方式的改变,旅行和探亲受阻,业务和工作发生重大变化等。可以说,疫情让每个人的韧性都直接或间接地遭遇挑战。不仅如此,由战争、空难、自然灾害、经济下滑等一系列因素引起的心理涟漪效应给人们的内心带来巨大的惊慌、焦虑、茫然和沮丧。面对层层打击,每个人都需要内在的力量帮助我们在空前的不确定性中不断前行。 2015年,我从美国回到中国,在长江商学院全职任教,本书的主要框架源自我在长江商学院的课程——“韧性的打造:认知迭代与行为延展”。每年我的课程会有千余名来自不同项目的企业家和高管学员参与,这些学员无疑是拥有卓越能力的精英,但同时,他们在经历创业的艰辛和商海的浮沉时,也承受着超常的压力和考验,可以说是高韧性金字塔塔尖的人群。他们在开课前面对“韧性”这个概念,有时会不以为然。从我的教学经历来看,也确实有不少人在课堂上流露出了疑惑的神情,还有一部分企业家学员把韧性等同于大碗的高浓度心灵鸡汤。然而每次课程结束后,我能看到学员眼中有光,可以真正地敞开心扉,很多人还在朋友圈发布或者私信我他们可爱的“韧性小作业”,身体力行地进行自我改变。更有学员围在我身边,希望得到允许,把课堂中的一系列测评、工具包和专门为课程设计的韧性手册分享给自己的下属、同事、家人和朋友。线下授课覆盖的人群是有限的,因此很多长江商学院的企业家学员多次建议我把课程内容整理成书,让更多人从中受益。这就是本书的缘起。 从开始有写书的想法,到本书最终成型,用时一年多。在长江商学院,“韧性的打造”是一门互动性非常强的课程,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教学,我会在课前和课上对大家进行多次测评,整个课程形式是富媒体的:我将小组深入讨论和分享、观看视频、聆听音乐、互动练习融为一体。转化成书籍之后,很多内容并不适合以图文的方式展开,因此本书绝不能是课程内容的简单记录。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说过:“媒介即信息。”媒介的形式本身就决定了内容。我和我的团队决定跳出课程内容的桎梏,重新整理全书的框架,拓展并查阅了大量经典的和最新的文献,结合自主研究的发现和我的亲身经历,提出了“韧性飞轮”模型。全书围绕该模型展开,共分成4个部分。 本书的第一部分是韧性飞轮的核心——“韧性”。第1章以“战疫同行”作为切入点,这项系列调研覆盖了自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为期两年多的心理韧性研究,根据其结果和过往的韧性研究来阐述心理韧性的概念、心理韧性的作用,以及韧性飞轮模型的构成。第2章将探究提升心理韧性的阻力,介绍构建心理韧性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并向大家介绍突破阻碍的行动利器——“持续小赢”。 从第二部分开始,本书将逐个介绍韧性飞轮的三个“叶片”——觉察、意义和连接。在第二部分“觉察”中,第3章和第4章引入了“元认知”的概念,将带领大家开启一场对自己内心的觉察之旅:解码人类积极和消极情绪的根源,并呈现两个觉察训练的神奇力量——思维重塑和记录。在第5章中,我会分享自己十余年对冥想的践行,并以亲身经历为线索,展现正念冥想如何从博大精深的信仰传统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科学的觉察练习,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这个看似玄而又玄但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项修行。“道不远人”,期待能有更多的人因此受到启发。 本书的第三部分聚焦于连贯性目标系统的建立,即韧性飞轮的“意义”叶片。第6章强调“热爱”对于我们终身成长和韧性提升的价值,并对热爱的发掘和深化给出具体的指引。在第7章中,根据对经典的时间管理理论和工具的回顾,我们研创出“热爱四象限”和“意义树”行为导图。在这一部分,三个不同角度的真实案例将为大家展示“意义体检”如何帮助我们建立高度整合且一致的目标系统,以及可视化的工具“反思弹窗”如何让我们发现那些“对不齐”的目标和行为背后的隐秘宝藏。 第四部分是韧性飞轮的最后一个叶片——连接。作为社会化的人,我们在关系中强化自我认知和目标系统。大量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关系与人们的幸福感和健康高度相关。第8章将探讨如何与他人构建信任,并着重分析利他对韧性提升的作用。在第9章,我们根据个人韧性的模型框架,并基于对70多万字访谈和研究记录的梳理,将对组织在建立人才韧性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提炼总结,并为打造组织韧性提供建议,也为韧性研究拓宽更多可能性。韧性飞轮的三个叶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第10章是韧性之旅的终点站,也是个人韧性飞轮的开启,将回顾全书的要点,你将找到自己的初始动力,从而转动飞轮,一往无前。 决定策划并撰写本书之前,我有两个顾虑,除了上文提到的形式上的全新转换,从研究严谨性的角度来说,我希望我们的数据可以积累更长时间,做更多干预实验,让研究发现更具证伪性。但经过反复斟酌和讨论,我的同事和研究团队的小伙伴们说服了我:这本书可以是一个不完美的起点,我们尝试着以书为载体,探索更多互动性和陪伴式练习的可能性,在此过程中追踪读者的体验和反馈,从而不断进行迭代,逐步完善。这正如韧性的打造过程,在持续性的小赢中不断前进。本书中讲述的韧性工具以及各种练习是非常有科学性的,并且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更有趣的是,其中不少工具和练习我自己也持续实践了十多年的时间。也正是在这些系统性工具的带领下,我再次“遇见”那个曾经蜷缩在角落里哭泣的小女孩,直面那段封存已久的记忆。在多年的实践中,我关怀并复原了自己,也点亮了身边的很多企业家学员和朋友。因此,那个曾经的小女孩欢迎并衷心感谢你,一起踏上这场打造韧性的旅程吧! 张晓萌 1.多种原创工具,为打造韧性提供实操路径。 本书融合了心理学、行为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韧性飞轮”这一科学且有效的实践框架。数十种韧性实用工具包,多媒介互动小测试,带你全面认知自己的韧性水平,用“持续小赢”提高行动力。读完本书,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持续的练习实现自我精进。 2.适用于生活和工作多个实用场景。 在不确定的时代,每一个人都要提高心理免疫力。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在情绪管理、思维训练、人际关系、组织管理、职场晋升、时间管理、心理健康等方面获得提升,实现逆风翻盘。 3.助力个人与企业成长,实现领导力的提升。 针对全球企业共同面临的人才挑战,作者率先将心理韧性概念引入领导力范围,强调构建企业自己的“韧性文化”。要想提高“组织韧性”,可以从“共识”“共事”“共情” 三个层面进行思考,明确人与人、团队与团队,以及职级与职能团队之间的多维认知,建立沟通、激励和信任机制,解决盛年期企业和青春期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 4.获得逾万名学员认可的韧性培养方法。 张晓萌教授作为心理韧性和领导力学者,具有20年的研究经历和授课经验,接触了数以千计的企业家,对中国企业发展有着深刻见解。她曾推出的“韧性的打造”课程吸引了众多企业家和高管学员,通过多个生动丰富的企业案例,成功帮助他们在剧烈变动中不断前行。